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学研究

优化实践场域 提升核心素养——建邺、秦淮、雨花三区小学综合实践教研活动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4-16

繁花掠春意,研思沐春风,四月是春意盎然的好时节,也是奋发学习的好时节。2024年4月16日上午主题为“优化实践场域 提升核心素养”的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邺、秦淮、雨花三区联片教研活动在南京市南湖第二小学顺利举行。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王少峰老师、秦淮区教研员夏子玫老师以及三区的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建邺区教研员孔淑梅老师主持了本次研讨活动。

在课堂展示环节,南湖二小的姜心钰老师执教了《我在南京走花路》一课。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小红书”的官方平台“我在南京走花路”活动为依托,带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实地考察、宣传等活动,了解并宣传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做家乡的爱护者、宣传者。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火瓦巷小学的易昕蓉老师执教了《身边的交通灯》一课。易老师聚焦身边的交通灯,通过分析数据,交流发现交通灯倒计时秒数的特点。基于交通灯倒计时发现的信息,提出问题。基于问题,作出猜测,经历课题研究的过程,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节课《“爱吃肉”的植物》由南京市雨花实小善水湾分校的李伟明老师执教。李老师首先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食虫植物的兴趣,接着带领学生认识观察方法,利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口尝”的方法观察食虫植物。然后通过组织学生给食虫植物喂食,引导学生观察食虫植物捕虫器官的活动,进一步感受食虫植物与普通植物的不同。一节课下来,学生对食虫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提出接下来的研究目标,又能知晓研究方法。

三节精彩的课例后,由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分校唐晓勤老师做主题为《优化场域,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然之路》的讲座交流。唐老师围绕活动场域这个关键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分享:课程开发需要遵循针对性、实践性、趣味性等原则,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唐老师结合大量生动的课程案例进行分享,引导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们积极进行思考,令听课老师们收获颇丰。

课后,区教研员孔淑梅老师组织三区老师进行了研讨,老师们围绕今天的活动主题,结合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点评,表达了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融合的独到见解。

最后,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王少峰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精彩点评。王老师充分肯定了三节课堂教学展示和讲座汇报,围绕三个关键词:场域、核心素养和事物的本质进行了评价。综合实践课程应引导孩子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在活动过程中抓住事物本质进行深度思考与挖掘,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架构起新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世界从而走向世界。你要带学生到哪里去?怎么带过去?怎么证明带到了哪里?这三个疑问给在座的老师们留下了更多思考和研究的空间。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相信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会从中积蓄前行的力量,令我们的教学之路开满繁花。

                  (撰稿:南湖二小 姜心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