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斑窥豹
——从“识字写字”所看到的新课标之变
一年级备课组
3月12日,植树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有幸来到了新城小学的大礼堂,聆听了陆志平教授对于小学新课程标准解读的讲座。
讲座中,陆教授用十一个关键词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一斑窥豹,从这十一个词中可以看出修订版的“变”与“不变”。
陆教授告诉我们,课程目标并未变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在修订稿中都延续了实验稿,将目标与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
更多的时候陆教授告诉我们的是变!
印象中最深的变是识字写字上的变!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详细感受到的识字写字之变!
首先变化的是,新课标开始给学生减轻了肩上的负担。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在这份感觉尤为明显,识字量减少了。就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量来说吧,修订版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这显然是提倡多识少写。减少汉字书写的数量,还可以让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读课外书,拓展孩子们的阅读量!
其次变的是: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旧版课标对写字提出的要求是正确、端正、整洁;而新版课标在第三学段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新版课标还要求:小学各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新版课标还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要求先写好“字表中的300个字”,然后逐步发展学生的写字能力。这些要求是依据练字的规律提出来的,意在提醒我们要讲究练字的效果,提高写字的质量。其实在低年级阶段,我们在教学时就需要关注到这点,对学生的书写质量要好好把关!
最后在字这方面还有一变:增加了写毛笔字的要求。旧版课标提出:小学一到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从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而在这次公布的新版课标,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则提出了“兼修毛笔”的新要求。三四年级学生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字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就自己以前写字的经验而言,毛笔字的练习对于钢笔字书写时的间架结构、下笔时的用力程度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新课标的变让我们在识字教学中有了更加明确地方向,清晰地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