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语文

万变不离其宗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2-04-01

万变不离其宗   ——新课标学习心得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邱明莉

    又是一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师范学习时,老师给我们讲的就是新课标,所以我的脑海里没有所谓的“大纲”。为了考试,临近期末,总是没命地背《课标》,考完之后什么印象都没有了。踏上工作岗位后,各种培训总离不开课标的学习,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课标有点儿似懂非懂了。当课标在我的心里渐渐“扎根”时,更新的课程标准来了。人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制度、准则也会随之而变化,变得更完善、更人文化。

    一直认为中国的文字很有意思,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句子的意思就有着或多或少的变化。在教学建议这部分,旧版的《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版《课标》中修改了一个字,“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主人与主体到底有多大的差距?细细品味,是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韵。个人认为,主体相对于主人来说,更客观些,更民主些,更平等些。从哲学层面上说,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是客体的存在意义的决定者,这样的说法与旧版相比,又更科学些。于是,后面的这句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更具有其存在的意义。

    教学建议中,新版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可操作性的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写进新的课程标准里,我的理解是,我们的语文课要上扎实了,在热热闹闹中应该让学生真正学到点儿什么。12年前,课程标准代替了以前的教学大纲,于是课堂风格也出现了变化,热热闹闹一堂课,小手如林,小脸通红。这样的现象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是透过这热闹,问一问自己,问一问学生,孩子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人总是在不断反思的,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这样课堂的效率,慢慢地,在专家、学者、教育家的呼吁下,语文课堂似乎又在返璞归真。能热热闹闹一堂课,让孩子们感兴趣那是最好,但最关键的应该是让学生有所得。高效课堂,质量提升,课标中指出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不能为教材而教教材,什么叫“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不是也给我们教师解读教材的自主权,尊重我们的个性解读?只要是为了学生,我们的一点点创新有何不可?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课标也与时俱进——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新城小学多功能厅里,常州市电化教育馆的戴晓娥老师讲座的主题“泛在学习环境下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讲的就是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旧版课标中,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新版课标中,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提倡与重视两个词语的不同,所表达的意思自然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深知这一点。

    无论课标中的内容做怎样的添加或删减,在这“变”中,教师综合素养不断地提高是永远“不变”的主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