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语文

话木兰 品英雄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1-03-22

                             话木兰   品英雄

                    ——《木兰从军》教学例谈

京市致远外国语小学   陆瑞芹

    近年来,市区教研室提出“明确目标 精简内容 有效设问”的教研思想,给我们一线老师的课堂教学找到突破口,给我们的教研研究指名了方向。课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优化课堂必须从细节入手,从细节入手必须深入课堂,扎扎实实上好每节课。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才能让学生学得明确。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精简教学内容,同时关注教学方式的艺术,突出设问的有效性。以常态课为基石,以课例为思考线,这条路就能越走越久远,越走越愉悦。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俗话说“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没有重点目标的教学是低效率的教学”。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出现问题,是导致教学低效非常重要的原因。教学目标模糊,不知道教师到底要教什么,这在一些语文课堂上非常常见。教学目标很空、很大,难以落实和评价,这基本上也就成了没有目标的教学,这个问题最为突出。

    所以目标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它犹如“灯塔”给课堂点明方向。今天我们所指教的《木兰从军》是苏教版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主题。从教学参考上看,本课有这样的几点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9个生字,两条绿线格里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认识一个新偏旁。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我们设定了这样的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读准,读熟课文。2、识写生字词、掌握多音字的用法。3、从“英雄”一词导入,初步明白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第二课时教学, 我们的目标就是:1、借助关键词句体会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感受木兰真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刚才老师们已经观摩了我们的整个教学流程,也看到了我们整节课都是围绕“从哪里体会到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展开,虽然课堂中有些不尽如意的地方,但是目标设定是很清晰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探究和体会到重点词句,并通过想象感受人物的品质,效果还是显著的。

    所以说,我们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制定了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学习内容,增强了目标的针对性,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精选内容,删繁就简

    常见的课堂,蜻蜓点水般顾及所有细节,一味的随着学生转,表面看似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步骤井然,时间把握争分夺秒,讲授分析面面俱到,实际上却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酸甜苦辣一锅煮。这种不顾效率不求效果的课,吃力不讨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只会事倍功半。

    带着“删繁就简”的思想,我们针对目标对《木兰从军》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我们精选这样的几块内容:一、复习交流, 通过图片,以及第一小节引出英雄。二、 借助“为国为家分忧”等关键词句感受英雄情怀。三、通过角色扮演,塑造英雄。四、借助视频,通过想象形象地体会英雄的伟大 。五、拓展内容,丰富英雄的形象。

    为什么会将精选这些内容呢?因为我们组在备课时,深入地研读教材,并为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筛选内容。课文分为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就是点明她是英雄,是文章的中心句,所以教学时我们要重点抓住。那么怎么体会她是英雄,这就要从后文中感悟体会。第二自然段先介绍国家战争,接着介绍木兰的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然后点明木兰要为国为家分忧的决心,从而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们认为,抓住木兰的想法和做法是很能体现“英雄品质”的。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木兰从军的过程,虽然是略写,但是这很能体现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所以这是本课时教学要精选的内容,是需要重点展开的部分。第四自然段,写战后将士们来探望木兰的情景,我们则简单处理,只是突出“惊讶”来衬托木兰的英雄形象,突出战士们对她的敬佩之情。在大家的一致意见下,我们认为精选这几处内容是可以为实现目标教学服务的。

    当然,有效课堂的建设需要教师灵活的组织,需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和谐的课堂,灵动的课堂,快乐的课堂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的张老师工作虽然才三四年,但是能主动承担示范课,并不断地深入研究,我觉得还是难能可贵的。

                                 有效设问,闪烁智慧

    有效的课堂不仅是为体现教师的智慧,更是为了课堂上让更多的学生闪烁智慧,从而让课堂真正的体现高效。教师的有效引导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并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给学生清晰的层次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进入知识的殿堂,激发探究的兴趣,闪烁智慧的光芒。《木兰从军》第一课时教学时,我们就以“你认识哪些英雄人物”导入,当学生说出了王二小、刘胡兰、雷锋以及身边的那些助人为乐的人物时,已经初步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共识:助人为乐,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等人物就可以算是英雄。所以第二课时以“从哪里可以看出木兰是英雄”这一问题展开时,学生便能直奔重点,从描写木兰有关的关键词语中体会感悟。我们抓住关键句“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从学生“说服家人”的表演中体会木兰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从而感受她的英雄形象。其二,我们从“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这一组短语描写中,从“赫赫战功”这一关键词语中,感悟木兰的英姿飒爽,感受木兰不畏艰辛、勇往直前、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

    在明确目标,精简整合内容后,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设问能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整合思想,碰撞交流,提高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设问才能体现“有效的设问”。

    今天,《木兰从军》这节课结束了,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我们还需要考虑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我们需要达到更高的目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