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语文

观察学生,我们在路上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3-04-24

观察儿童,我们在路上

   前后经历了两次课堂观察,我的收获很多。

    从繁重的作业堆里抬起头来,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南师附小、游府西街,多好的学校,平时没机会进去,现在有了。我不仅可以走进学校、更可以走进班级、走进老师、走进学生。南师附小的那两位老师平和从容,浅浅的笑意,笑得真好看。游府西街的那位老师个性鲜明、睿智批判,我想起了我大学里的杨老师。“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用在这里也是合适的。他们的班级布置简简单单,地上也不是一尘不染,却引来无数人的向往。我们平时为了形象忙得不可开交,真的需要有时间静下来思考本质的东西。

    从繁重的作业堆里抽出身来,我还看到了学生。叶问说练武有三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教学也是这样。我永远记得大学杨老师对我们的期望:“真正的好老师最终都是要回到对学生的研究上去的。”我们教小学,就是要去研究儿童,具有儿童观,用儿童的视角去看问题。我现在没做到,但我知道,一直记得,一直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大学里读《童年的秘密》,读《小王子》,读《彼得潘》,我都是糊里糊涂、半懂不懂,等我在儿童世界里晃悠几圈,也许以前的疑惑都能解开。

    对我这个教了不到三年书的新老师,要想在平时思考儿童存在,是非常困难的。我只有精力去“见自己”。我非常感谢这次活动,让我那么近那么近地去观察他们。且不说我通过这次活动对儿童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起码我对儿童的关注意识加强了很多。这是一次免费的强化训练啊!我有一下子从山脚飞到山顶的感觉。

    从繁重的作业堆里背过身来,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妈妈带孩子去买零食。有两种情况:让孩子把嘴巴闭上,妈妈来给孩子挑选。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因为只有妈妈知道哪些零食有营养;一种是跑上来亲切地问孩子:你想吃什么?想吃什么自己去拿。这是受了西方思想的启蒙,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选择能力。很难说这两种孰优孰劣,关键是平衡。在这个中西方思想激荡的年代,新的道德秩序还没建立,思考、矛盾充满了各个行业:政治、经济、医疗、教育……

    但不管怎样,我们已经在路上了,未知的世界正因为不确定才引人入胜。

    这一路,我为自己能有儿童为伴而感到自豪!

                                                                     中华附小  戎容

                                                                       4月24日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