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学带”课堂有感
南湖第三小学 滕莹
本学期,在张蓉老师的带领下,有幸观摩了两次“学带”课堂,聆听了名师的授课,可谓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这是一道文化大餐,感触颇深。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朴实的教学风格引起我深深的反思。特别是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更是让我受益匪浅。看了名师的课,发现现在的课已不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手段不单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时时和学生互动,多提问,多鼓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爱动脑筋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进面达到提高学生的成绩。
陈朝玉老师所执教的《沙漠中的绿洲》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与孩子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与沟通。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陈老师正是用他那富有磁性并且生动柔和的声音将孩子们一次次地带入了阿联酋世界,孩子们在陈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畅所欲言无拘无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当孩子的回答精彩时,陈老师会用同样精彩恰当的语言来表扬他,当孩子的回答出现错误时,陈老师总是先用热情的语言赞美可取之处,再委婉地给孩子指出不足之处,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愉快,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原来名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堂语文课就是我们身边的课堂,没有过多地追求形式,没有刻意去准备,李老师在课堂里给孩子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并且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让孩子们的智慧飞扬……想起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时精心设计还是调不起学生的兴趣,听了李老师的这堂课,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近距离地接触名师,感悟名师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他们课堂的朴实与魅力。赞叹、称颂之余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不仅使我们看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指明了我们教学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