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水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通过朗读,抓住课文语句体会“由于缺水,水便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有关语句的朗读体会“由于缺水,水便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是孕育生命的乳汁,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水又是飞舞的精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些千古名句以水喻愁,以水喻情。作家马朝虎笔下的水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6课。(师板题)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用眼读,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2、检查学生的生字:
出示:水窖 储水 一勺水 膝盖
学生读生字词,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并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与课题的联系。
3、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两题
三、再读课文。
用眼读书我们就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我想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认真读书的话,收获会更大的。
1、提出要求: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关注?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3、师生交流评议。(珍贵)
4、珍贵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找出这两句话。
四、第三次读课文。
提出要求:(用心读书,我们找到了更为深入学习课文的话题。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不仅用心读书,而且要用脑读书,找到课文中能让你感受到“水,是最珍贵的。”的语句,边读边画,更好的是能写一写你独特的感受。)
1、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要求。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整合,重视朗读:
(1)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人之多、路途之远,泉眼之小、时间之长、数量之长)
(2)“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水比酒更珍贵,更受村民青睐)
(3)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4)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5)就像过节一样,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的炎热。(二、三、四联系平时我们过节的生活实际来谈)
(6)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我们平时用锁锁什么?可他们用锁锁什么?)
五、总结:
这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小山村,一处小小的泉眼维系着全村人的生活。作者虽没有重复“珍贵”二字,可是,字里行间我们却深深地感受到在这儿水的珍贵。那么,从文字里,我们还能读到什么呢?课后请继续思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1、听写: 干燥 晒干 风干 炎热 储藏 一勺水
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写水的珍贵,写无水的痛苦)
再读课题 板书:苦
过渡:这是一旦雨就像过节一样狂欢庆祝的小山村,村民饱受无水之苦,板(苦)这是一个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的小山村,村民饱受无水之苦。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你却发现了什么?(有水的快乐)板书:乐,看看哪些自然段写了有水的快乐?(找到后指名读)
二、品读感悟。
过渡:课文用了两个自然段都写了水带给人们的快乐。那么这两处文字是怎样写出这种快乐的呢?抓住关键字词写下你阅读后的感受。
1、第二自然段。
(1)动词:说说你的理由。想象他们大呼小叫、奔跑跳跃的样子读。
(2)你的心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3)下雨天是每个都期盼的日子,所以一旦下雨,人们就像过节一样快乐。齐读
2、第五自然段。
A三个“滑”
(1)滑与流、淌比较。
(2)观察“滑”这个字,很有趣,左边是水,右边是骨,水的滋润都浸入到骨子里去了。
(3)这样清凉的水滑出的是什么?(清凉、幸福、快乐、享受、舒爽) 指导读
B每个毛孔、吮吸:真的听得到吗?为什么明明听不到,却写听得到呢?
(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洗澡的?联系上文,读读三四自然段。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洗澡的?文中打了个比方。
出示:狗尾草图片。看,这是有充足雨水滋润的狗尾巴草,它青翠欲滴充满了生机,再看,还是狗尾巴草,没有了水的润泽,它枯黄干燥,生气全无。
(2)把内心的感受无限放大,这也是一种夸张,是一种多么细腻而又深刻的感受啊! 引读。
3、对比写法。
(1)第二自然段作者通过描写人们外部的动作来写洗澡之乐,那么第五自然段又是怎样来写这种快乐的呢?(内心感受)
(2)是的,外部动作可以写出有水之乐,内在感受同样也可以写出这种快乐。
4、再次对比配乐引读。一场众人期盼的大雨让我们的视野里出现这样生动鲜活的一群人……而一勺储存已久的水让我们关注到了作者更加细腻而真切的感受……
5、学到这儿,老师了产生了一个疑问: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是苦,可是为什么作者却不惜笔墨地写了有水之乐呢?
总结:只有经过缺水之苦的人才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和感受到这种有水的快乐,以乐衬苦,乐有多深,苦就有多深。(板:以 衬)
5、真是苦中作乐啊,而这种快乐,你可以像第二自然段那样抓住人们的外部动作来表现,也可以像第五自然段那样通过细腻的内心感受来表现。让我们也来学习作者的这种方法,练习写一写下面的情境。
出示:烈日炎炎的夏天,刚进行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真是又热又渴。同学们纷纷冲进教室,( )。我( )。
学生练写、反馈。
6、最后老师也要留给你们一个问题:第七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古诗两首、望月、灰椋鸟、水,为什么要把这几篇课文放在一起让我们来学习呢?这个问题留在课后给大家思考,期待你们精彩的发现。
板书设计:
以
26 水 乐
衬
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