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0-11-11
《青蛙唱歌》观后感
建实幼 施伊轩
在以前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教给幼儿许多关于动物的歌曲,通过歌唱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了解。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歌唱似乎又忽略了音乐自身特有的知识语汇和本体功能。如何使音乐既起到纽带作用,让幼儿在其特有的愉悦感中逐步推进活动的进展,同时又不失音乐所蕴涵的技能要素,使幼儿获得音乐素质的训练与提高,这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
模仿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幼儿的兴趣点,而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是中班幼儿应获得的知识点,这位老师将两者有机结合为我们呈现了这节好课。通过游戏活动让荷叶动起来,调动幼儿多通道感官的共同参与,从而感知音乐的高低变化与身体动作之间的联系。大家一起坐在大荷叶上创造了一个新奇又让幼儿放松心情的环境,在一片大荷叶上坐着许多青蛙,它们这个“呱呱”,那个“呱呱呱”,高低起伏,像在开演唱会……
幼儿在活动中,更关注到动物与我们人类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多角度的理解动物与人的关系。当幼儿对青蛙的叫声产生浓厚兴趣时,教师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迁移,借助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叫声来提升幼儿对音乐高低变化的认识。“来来,我是一颗菠菜,菜菜菜菜菜菜……”这首歌曲幼儿非常熟悉、喜爱,将这首歌曲根据活动内容进行改编翻唱引发幼儿歌唱的兴趣。在熟悉的歌曲、音乐的高低变化、自主选择的叫声这三者的融合中,幼儿不仅获得了音乐的要素,更体验到了歌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