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学科教研

教育故事:班上的小客人(沿河 万雨婷)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05-03

刚刚升入中班的孩子们对什么都很好奇,每天东张张西望望能发现许多新奇的东西。鲜艳的花丛、翩翩起舞的蝴蝶、夏天的虫鸣,冬天的雪花。大自然中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的新奇。

这天早上锻炼的时候,我们一起来到海洋球室。由于连续下了几天的雨地面有些潮湿,于是我在外面花坛边放上了垫子,小朋友们脱了鞋子进到了海洋球室,玩的可开心了。出来的时候小朋友们坐在垫子上,正在换鞋子。这时有三四个宝贝围在一起,低头看着什么?一个胆子比较小的女孩子细声细语的叫起来:“老师这里有个虫子!”而一旁几个胆子比较大的男孩子则开心极了“我认识这是蜗牛!”“不对,蜗牛有壳!你看他身上什么也没有。”我顺着孩子们的目光看去。原来因为天气潮湿,一只我们小时候经常能见到的“粘粘虫”,爬到了垫子上垫子上。但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种虫子现在在城市里很少见到了。所以小朋友们基本上都没见过分分好奇地上前去张望着,你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连我喊了好几遍排队,大家都没听到。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决定把这只“粘粘虫”带回到班上去。我找来了一个一次性纸杯,将“粘粘虫”赶到杯子中。还别说这招还挺管用,孩子们因为我手中的杯子立刻都站好了队,准备回班仔细看一看这个神奇的小东西。

   

刚回到班上,小朋友们就已经等不及了,吃完点心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就一起围着这个小杯子,还找到了班上的放大镜仔细的观察着这个小家伙。两三个小朋友围这只黏黏虫讨论着 “你看他跟蜗牛真的很像!爬的都很慢!”“是不是他把自己的壳弄丢了?”“他头上有和蜗牛一样的触角”“身上还有一些灰色的花纹呢!”“但是如果蜗牛从壳里面出来,会不会死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看着大家这么认真,我觉得先不介入他们。因为中班的孩子已经有能力去较仔细的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教师如果过多的介入反而打击了幼儿探索发现的兴趣。

 

 

直到一个声音的出现:“这说不定是一只蚂蝗,我以前跟妈妈回老家的时候见到过!长的差不多,妈妈说会吸人血呢”这句话一出,吓得孩子们都不敢再碰那个小杯子了。讨论了半天,没有得出答案。于是他们纷纷的跑来问我:“老师,刚才抓的那只小虫子他到底是什么?会咬人吗?”说实话,这个问题有点难到我了,因为我虽然见过这种虫子,但也是长辈们告诉我这叫“粘粘虫”,具体是什么我还真说不清楚。但总不能随便告诉孩子一个答案。于是我决定把这个任务再交给他们:“老师听长辈们说这个叫做黏黏虫,但是这应该是它的小名~它具体是什么、叫什么名字我也不太清楚~要不我们回家以后一起去查一查吧!当然不管它咬不咬人我们最好都不要用小手去摸它。上面会有很多的细菌。”这个任务一下达小朋友们一下子又炸开了锅“我要回家叫我爸爸带我上网搜”“看看这个虫子他吃什么,明天我们给它带点吃的来吧。”大家又开始你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

一眨眼到了放学的时间,小朋友们兴奋的拉着自己的家长来到这个小杯子前,炫耀着我们班的“新成员”。看着孩子们这么开心,这么积极,我想明天一定能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为了明天能够应对孩子们,晚上回家我也做足了功课,成功的找到了这个小家伙的“档案”原来这个家伙叫做“蛞蝓”平时喜欢吃些树的根茎、农作物什么的...好像是个坏家伙呢!

第二天,我来到了班上,想看一看杯子里的这只“蛞蝓”,结果发现他趴在被子里一动也不动。我晃了晃杯子,它从原来吸着的杯壁上掉了下来。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下完蛋了,昨天查到这个东西,生活在潮湿的泥土里面,我们把它就这样放在干燥的纸杯中不会是死了吧?小朋友们还兴冲冲的等着看它呢~我想了想也不能很确定,所以决定还是先别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看看他们的反应。于是我把杯子又放回了原来的桌子。

 

果然昨天几个特别积极的小朋友们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一来就对我说:“老师我昨天叫我爸爸带我查了,那个东西叫蛞蝓。”然后跑到杯子前去观望,看了一会儿。皱着眉头过来对我说,“老师它怎么不动啦?”另外一个小朋友安慰他说“可能是睡着了吧~还没起床呢”于是他们又回到杯子前仔细的盯着这只蛞蝓。

 

陆陆续续的差不多小朋友们都来了,点心过后我们开始分享自己昨天晚上回家搜索到的答案。来最早的那个宝贝,还不停的为在杯子边看着。“它真的不动了,早晨到现在都没动过。”“是不是死掉了?”“我妈妈告诉我,在这个虫子身上撒盐就会把它杀死”“但是我们没有撒盐啊!”大家又开始纷纷的讨论了起来。

 

于是我决定还是把这个沉痛的消息告诉大家。“小朋友们昨天都查到了,它的名字叫蛞蝓,那你们有没有查到她适合生活在什么地方呢?”一个男孩子特别积极的大声告诉我:“我爸爸告诉我,他生活在土里面。”“是的,它生活在潮湿的泥土里,但是因为前几天下雨,地面上也很潮湿所以它爬到了岸上来被我们装进了杯子里,杯子里比较干燥,它不能够适应这样的环境,所以死掉了”听到这个消息,许多小朋友露出了失望的表情,还有的小朋友说“早知道我们不应该把它带上来的。”这时有一个女生轻轻地说了一句“可是我妈妈带我查的说这个东西是害虫!会吃农民伯伯的菜!”“对,如果它在我们幼儿园的花坛里,会把我们的花都吃掉的。”听到几个孩子这么一说,其他的孩子好像也都释然了,接受了这个结果。

但是死掉的蛞蝓要怎么办呢?有的宝贝说“扔到垃圾桶吧~”几个心软的女生却开始商量着要把它埋掉~“人死了要埋掉,虫子死了也要埋掉吧~”“埋在哪里呢?”于是大家商量着,选出了一名画画很棒的小朋友为小蛞蝓制作了一个小墓碑。将它埋在了幼儿园的空中花园里,宝贝们说要让他待在它生活的地方!

 

小小的一只蛞蝓,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从一开始的好奇到兴奋,再到后来的了解、失落与释然。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一个小小的契机,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欢乐。我相信从此以后,孩子们不管在哪里见到,都会一眼认出“蛞蝓”。因为我们给了孩子探索与发现的机会。在孩子的世界里,它不只是一只虫子。对于大人来说也许习以为常,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每一处都值得去仔细研究。老师如果抓住每一次的契机,会让孩子发现更多。他们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聆听,然后迈开那双活泼好动的小脚去追逐。有趣的昆虫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更让我体会到了一日生活皆教育。老师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才能带着孩子们开启一颗发现的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