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学科教研

大班科学活动:倒立的秘密

来源:区科学组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11-28

大班“实验类活动”-《倒立的秘密》设计与评析

执教者   孟晗(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实践中发现小丑倒立时需要一定的重量,并且保持平衡。

2、通过大胆猜测、动手操作,发现小丑倒立与辅助物的轻重、位置之间的关系。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并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范例小丑

2、小丑底板、底座、操作材料(回形针、塑料夹、硬币、雪花片)、笔、记录单人手一份

经验准备:

知道什么是倒立

活动过程:

一、观看表演,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小丑图片,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导语:小朋友们,这是谁呀?小丑会哪些表演呢?

2、教师操作“会倒立的小丑”,引发幼儿探究兴趣

教师导语:我的小丑在表演什么?

3、幼儿自由尝试“会倒立的小丑”

教师导语:在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只小丑,请你去试一试,你的小丑能不能倒立。

教师导语:你的小丑成功倒立了吗?

二、初次尝试,感知小丑倒立要保持左右平衡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导语:谁来掂一掂我和你们的小丑有什么不同?

教师导语:我有一个秘密武器:硬币。我也给你们准备了硬币,请你试试看,将硬币粘在小丑的什么部位,小丑就能倒立起来。

2、共同讨论,知道小丑倒立时要保持平衡

教师导语:刚刚你的小丑成功倒立了吗?你贴在哪个部位没有成功?

教师导语:刚刚你把硬币贴在哪里小丑就倒立了?贴了几个?怎么贴的?为什么要这么贴?

师幼小结:贴硬币是为了让小丑有向下的力量,一边一个硬币是为了让小丑保持平衡。

三、丰富材料,感知小丑倒立要有一定的重量

1、猜想实验,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塑料夹、回形针、雪花片

教师导语:今天老师还给你们提供了塑料夹、回形针、雪花片三种材料。它们能不能使小丑倒立呢?请你把你的猜想记录在这里,然后去做实验,把你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这里。如果你还有新的玩法,请你把它记在空白的地方。

2、幼儿操作,记录结果

3、总结交流,知道重量才能使小丑倒立

教师导语: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结果?

师幼小结:原来,想要让小丑倒立,还要有一定的重量才行。

四、活动延伸,探索更多能让小丑倒立的材料

教师导语:回班之后我们还可以试一试哪些材料也是能让小丑倒立的。

活动评析:

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科学素养、科学水平以及幼儿的需求,参考大班科学活动《会倒立的小丑》,设定了本次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幼儿充分探索的机会与时间,让幼儿通过实验自己发现小丑倒立需要哪些条件。在本次活动的第一次探索中,幼儿自由探索方法让小丑成功倒立,其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第二次操作中,幼儿自由尝试硬币贴在小丑的哪些部分是能让小丑成功倒立的,然后一起交流、分享,通过此次操作,幼儿知道只有将硬币贴在小丑的双手,让小丑有向下的力量并保持平衡才能倒立。第三次操作中,教师提供更多的材料与时间,让幼儿感知要达到一定的重量才能让小丑成功倒立。幼儿还有了许多的新发现,如:一个回形针不能让小丑倒立,而在小丑的双手各粘十个回形针小丑才能倒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