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学科教研

中班数学《小猪补墙洞》(图形组合)

来源:鹤琴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12-16

教学活动名称及领域

中班数学活动:小猪补墙洞(图形组合)

执教者

杨雅婷

金穗花园幼儿园

1.  在拼图过程中,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组合替换关系。

2.  尝试通过平移、旋转,用相同的三角形组合起来填补墙洞。

3.能通过反复尝试,发现拼图的方法。

教具:自制立体房子、三角形砖块、三只小猪房子的PPT、小猪头饰、大灰狼头饰、三种不同的贴画。

学具:多用插板、白磁板、《小猪补墙洞》底纸、等腰直角三角形磁铁

     

一、以“帮小猪补墙洞”的情境,引出用三角形组合填充拼图轮廓的问题。【情景是以三只小猪盖房子为原型进行改编】

1.引出问题   

教师(扮演小猪):“我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想请你们来帮帮我,你们看我的房子破了一个大洞(出示自制的房子),这个洞是什么样子的呀?可是我只有这样的砖块,这是什么样的墙砖呢?(三角形)

2.演示规则

教师:“谁愿意上来试试用这样的砖块帮我把墙洞补起来?(请一幼儿上前尝试用三角形砖块把墙洞处拼合填补)

教师根据幼儿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并小结。

教师:你们看这里还有一个大洞,这个洞可以用这样的墙砖补起来吗?(再请一幼儿上前演示,教师最后进行小结)

【备注:小结时可根据拼图方法、组合替换关系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需提示幼儿“不成不漏”,但不必太刻意,尊重幼儿的身体机能发展。】

3.介绍相关活动

出示底纸《小猪补墙洞》我的三只猪宝宝,他们的房子也有这样的问题,请你们待会一起来帮帮它们。

  基本活动:粉红色房顶的房子(猪大哥的房子)、蓝色房顶的房子(猪二哥的房子)【难度较容易一些】

【备注:在活动中幼儿可以先完成这两组活动,再循序渐进的去挑战有一定难度活动。】

②平行活动:紫色房顶的房子(猪小弟的房子)【难度较大】

4.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因为猪大哥和猪二哥在遇到危险时跑的慢
请小朋友们注意要先帮助我的猪大哥和猪二哥补墙洞,再去帮助我的猪小弟。每帮我的猪宝宝们补好一个墙洞记得请猪妈妈看一看,然后把材料收拾好放在筐子里,方便其他的小朋友也来帮助它们,最后别忘了补好了哪栋房子就在手上贴一个小贴画呦。”

二、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规则并做个别指导。
  1.
幼儿自选活动操作

教师:如果桌上人满,就另找空位,或者等一会。

2.观察指导

教师了解幼儿是否理解“小猪补墙洞”的规则,观察幼儿的操作策略,适时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看看把这个三角形转一转身会怎么样?”
  三、集体交流并检查,教师进行活动小结并点评。

1.交流、评价

教师:“刚才你们帮我的三只小猪修补房子了吗?你修补的哪个墙洞?补好了吗?”

教师:“大家看看他帮猪宝宝补好房子了吗?”

2.扩展
  教师“如果再给你这么多个三角形,你还能拼出其他的图形或者图案吗?区域里可以自己再去试试,看看你用这些三角形一共可以拼出多少种不同的图形或者图案。”
  四、请值日生留下协助教师收拾整理
,结束活动。

 

 

 

 

 

 

 

这节“小猪补墙洞”的活动源自通向数学教材里,中班上学期的一节活动。活动目标是1.在拼图过程中,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组合替换关系。2.尝试通过平移、旋转,用相同的三角形组合起来填补墙洞。3.能通过反复尝试,发现拼图的方法。首先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自己要清楚什么是组合、替换?于是我查阅了《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

形状组合:儿童能有意识地将图形组合起来形成新图形或图案。

替换组合:(举个例子。如:两个正方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

第一次设计这节课时我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白板做这节课,后来发现白板不利于幼儿在上前操作时运用旋转,且很难凸显幼儿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重叠。投影仪用来演示规则,幼儿操作时有可能会不小心带动底板有移动使大屏幕看起来比较晃动,幼儿操作时会低头也有可能会挡住投影仪。思前想后觉得大部分幼儿应该都看过或者听过《三只小猪盖房子》故事,于是想利用这个情境加以改编导入活动,使幼儿有这种情境的代入感,激发幼儿的兴趣。可是演示活动规则的房子做放大版平面的底图吗?为了增强情境性于是我利用大纸箱、薄的铁片以及小型吸铁石做了一个立体的房子。      

用过这个教材的老师或者在本次活动中看到操作材料的老师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惑:“为什么要把粉色房顶和蓝色。房顶的房子分开作为一个单独活动?”原先我们在试教的时候发现这三个房子对幼儿来说它们的难易程度都不一样,其次作为中班幼儿可以去进行跑组活动,所以将其分开单独作为一个活动。我的设想是粉色房顶的房子和蓝色房顶作为基本活动,紫色房顶的房子作为平行活动。其中最难的就是紫色房顶的房子,说道紫色房顶的房子有老师会注意到紫色房顶房子的这个墙洞有一个分割线,为什么老师不去说明这个分割线?分割线它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在前面的试教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可以自己不断旋转、平移,用自己的方法尝试把图形拼合好,根本不需要借助分割线,有的幼儿则需要引导借助分割线的提示,进行有一定难度的几何图形组合与分解。所以我就没有刻意的和幼儿去说这个分割线,让幼儿自己探索拼合图形。在活动中我没有限定幼儿完成操作任务的数量,是为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做的慢的,不必为完成所有操作而焦虑。做的快的则可以多做一个,避免做完后无所事事。而那些正在发展中的幼儿也可以有所选择,退一步可以做简单的活动,进一步则可挑战自己,做难一些的活动。

但是从活动中有教师发现,其中一个幼儿他首先选择了最难的紫色房顶的房子,他一直专心且坚持不懈的想要把墙洞补好,可是直到最后大灰狼来了,猪妈妈请小朋友到猪妈妈的家里避一避时,该幼儿还是没将紫色房顶的墙洞补好,并且其他活动也没有玩过。教研老师向我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在活动有不同层次难度时可以在提要求时告诉幼儿先玩哪个种活动,在去玩哪个活动,循序渐进的进行,这是我在提要求时忽略的一点。我觉得这是很棒的一个建议,可以这样去做。也很感谢教研的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

三种活动我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贴画,幼儿每做完一种就可以贴一个小贴画贴在手上,这样我们在观察幼儿时就知道他今天完成了什么活动。当时也想过用盖印章的方式,但最后选择了贴贴画,是因为幼儿在贴画时可以锻炼并促进幼儿的手部肌肉发展。

为什么我提供的三角形就只有一种等腰直角三角形?还有任意三角形、等边三角呢?大家都知道我们在拼图形的时候等腰直角三角形会有很多种可能,且数学精要中有一个国外有关儿童图形命名正确率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幼儿认识三角形的原型几乎都是从等腰三角形开始的。

另外本节活动目标为什么只是旋转,没有翻转呢?为了循序渐进开展活动我们的翻转是在中班下学期进行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