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学科教研

大班数学活动《模式排序》(模式)

来源:鹤琴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12-16

大班数学活动:模式排序(模式)

执教者:奥体艺术幼儿园 邵炜玮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相同排列规律。

2.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声音表现不同的规律。

3.愿意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PPT

学具:

1.常见玩具(积木、雪花片)、生活用品(纽扣、棉签、木夹)、食物(大蒜、红枣、糖)。

层次一:不同种类的两种材料

层次二:不同种类的三种材料

层次三:不同种类的四种材料

2.带有不同图形的纸(供幼儿开展排序活动)

层次一:单线图形;层次二:闭合图形;层次三:十字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观察图片,发现规律

1.师:老师在区域游戏的时候拍了一些有意思的图片,里面藏着一些规律,请你们仔细看一看。

(1)提问:它是照按怎么规律排列的?

教师归纳:围棋是按一黑一白两个一组间隔排列的。

(2)提问:这是小朋友摆的太阳,太阳的光芒是按照怎么规律排列的?

教师归纳:太阳光芒是两种物品按照三个一组间隔排列的。

(3)提问:那这个积木是按照怎么规律排列的呢?

教师归纳: 积木是按照红黄绿三个一组间隔排列的。

3.教师总结:刚刚你们看到的图案都是按照不同的方式间隔排列的。有两个一组间隔排列的,也有三个一组间隔排列的。

二、幼儿用材料排列规律

1.师:现在需要你们来玩一玩排一排的游戏。老师在每一组上提供了不同的材料。你们需要用其中的一种材料或者是两种材料或者是三种四种材料去创造一些排列规律,摆在下面这些图形的线上。

操作结束后,你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规律排列的。

2.师:现在请小朋友们都回来吧,我刚刚看到你们能够用不同的材料排列出不同的规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谁能告诉我这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选择三种不同的作品进行展示)

三、用声音体现模式。

师:用材料排列规律啊难不倒你们,我们现在要玩一个升级版的游戏,请小朋友轻轻起立,拉成一个圆,盘腿坐下。

(1)AB模式

师:现在,我们用声音来创造一些规律,就用小动物叫的方式吧。你们能看懂这个规律吗?(边说边出示AB图式)

我们要用小动物叫的方式来体现这个规律,我先学青蛙叫“呱”,你来学一个小动物叫,“喵”。那第三个小朋友按照这个规律应该学什么叫呢?

(如果小朋友理解起来有困难就玩三次。如果没有困难就玩两次,如果特别有困,就只玩AB模式,从声音过渡到动作)

(2)ABB模式

刚刚简单的规律并没有难倒你们,我们来换一个规律。现在换这个规律(出示ABB模式图片),我们还是用小动物叫的方式。(可以玩两次)

(3)ABC模式(如有前面就有困难就不要玩)

师:小朋友玩的很成功,现在我们挑战再次升级,请用小动物叫的方式体现这个规律(出示ABC模式图片)

四、总结:

师:你们都太棒了,真是难不倒你们。原来,用材料、用我们声音都能表示出不同的规律。你们回去后也可以和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这个游戏。

 

 

反思:第一次区级公开课其实还是有点紧张的,虽然前期试教了多次,教案和材料也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毕竟作为新教师,还是担心自己经验不足,不会随机应变,灵活机动的进行调整,但我给自己的目标就是把核心经验给孩子,无论什么外在形式操作本质是不变的。

其实这节教学活动模式排序还是比较开放的,核心经验是发现规律以及创造规律。我提供的材料数量比较多,层次也多,因此其中会出现的情况也比较多,孩子们可能会排出较复杂的重复模式,有可能是最简单的AB模式,也可能是对称模式,需要我根据孩子们的操作情况进行调整后期游戏的难度,但不变的是要把核心经验给孩子,目标要达到。

我的收获与反思:

1.  在幼儿操作活动结束后进行集体讲解时,应该抓住一个幼儿的操作误区进行深入讲解,让幼儿能知道创造规律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不是仅仅将好的,没有问题的拿出来说一说,缺少提升。

2.  在幼儿最后玩游戏的时候应该及时发现每次出现的问题都是在同一个幼儿身上的时候,应该对那个幼儿给予帮助和提醒,而不是每次都是从头再来。

3.  操作材料层次太多,既有图形上的层次,又有操作材料上的层次,显得有点乱。在教案格式书写方面,数学活动尤其需要分组操作材料的说明,也能帮助老师对材料的层次性、材料蕴含的数学领域操作经验事先就有所把握。

4.  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应该把更多的话语权给孩子,孩子在前,教师在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