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学科教研

2018年2月-6月建邺区语言教研组工作总结

来源:机构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07-05

建邺区语言教研组20183—20186月工作总结

 

一、研训目标:

1.进一步深入领会《指南》中关于语言领域的目标与要求,研讨各年龄段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评估指标。

2. 研究谈话活动指导策略,提升教师倾听儿童、发现儿童、回应儿童的能力。

3. 建立语言领域中谈话活动的一般教学基本流程。

4. 进行语言领域内谈话活动的教育资源收集和整理。

 

二、具体措施:

1.继续学习《指南》关于语言领域的目标及要求,学习《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丰富理论认识。

2.收集谈话活动的相关优秀教案、教学视频、论文案例等,建立可随时分享与交流的网络资源库。

3.通过观摩研讨、集体备课、专家讲座等形式逐渐梳理并掌握谈话教学活动的基本策略。

4.通过教学视频录像及时考核观摩后的回园调整及实践情况,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及组织能力。

5.通过活动前的预习、活动中的互动、活动后的反思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三、我们的收获:

本学期我们坚持每月活动一次,共开设专题讲座3次,公开课9节,并与小学语文老师开展1次联合教研。每次教研活动前,组长认真制定研讨方案,指导开课教师试教,活动的过程中组织教师积极研讨、反思,活动结束后及时完成信息发布。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本学习语言教研活动圆满结束,现将收获总结如下:

(一)通过谈话活动帮助教师更好的倾听儿童。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段话:“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是呀,每一朵花里都蕴藏着一个不同的世界,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描绘着不同的天堂。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对大千世界的认知日益增多,他们想说的愿望也愈益强烈。但由于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因而表达不准确成了幼儿语言表达的主要特征。因此,教师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倾听幼儿说话,并帮助他们扩充词汇、学习句子,引导幼儿完整、丰富和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幼儿有一百种语言,可以使用一百种不同方式表达出他们对于事物的态度,教师关注幼儿的

最好方式就是倾听,敞开心扉倾听幼儿的心声,让倾听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态度。

(二)通过谈话活动丰富幼儿园课程的内容。

语言教育无处不在,组员们已经能够将研训中学到的好方法、好策略应用在日常的工作中,结合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孩子进行了系列谈话活动,从而更好的丰富课程内容。

例如本学期,华润悦府幼儿园的张艳丽在她的学习小结中就写到“班级自然角种植了草莓,周一早上,孩子们满怀期待的走向盼望了很多天的草莓,发现班里的第一颗草莓被偷吃了,到底是谁吃的?怎么办?我们开张了第一次谈话活动《谁偷吃了我们的草莓?》,后来得知是小鸟偷吃的,那怎么解决小鸟偷吃问题,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谈话活动《怎么保护我们的草莓?》,谈话中有喂饱小鸟派,有打死小鸟派,最终大家举手表决,同意制作稻草人赶走小鸟。小鸟没有了,蚜虫来了,怎么办?我们开展了第三次谈话活动《拯救草莓对抗蚜虫》,最终孩子们在各种查资料询问成人的基础上,想到了七星瓢虫的吃蚜虫的好办法,并且从万能的淘宝购买了瓢虫和网罩,这下小鸟没了,蚜虫也没了,孩子们终于吃上了草莓。整个系列谈话活动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基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每个孩子都想说、敢说、有话说,教师真正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通过谈话活动提升了教师的语言素养。

在一次次的研训活动中,教师越来越明白要想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仅通过一些有质量的集体教学是不够的。语言,它既是学习对象,也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语言修养,在日常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自然的语境下,在自然习得口头语言的情况下,自发的学习书面语言的表达。3-6岁正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获得质的突破与飞跃,而幼儿语言发展与个体自身条件有关,同时也一定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因此,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内,必须积极利用幼儿自身的有利条件,同时还必须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语言的环境,并提供幼儿适宜的语言教育,才能促进幼儿语言获得理想而迅速的发展。

四、未来的思考

当然,在教研活动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与教育行为要一致,教师的语言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知识面还需要不断扩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与儿童对话,切实做到理解儿童和尊重儿童。

 

                                     建邺区语言教研组

201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