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水的沸腾教学反思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12-14

教学反思.doc

《水的沸腾》教学反思

 

夏春芳

 

《水的沸腾》是三—四年级“做中学”水的三态变化中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通过持续加热一杯水,让学生来观察水的温度的变化;从而知道水的沸点,以及由于大气压力的影响,水的沸点可能会有所变化。这是在学习了水的蒸发的前提下进行的一节课。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很浓,可以说,课堂上每一位孩子都在积极参与,不论是计时的同学、观察温度的同学还是记录的同学都很认真,都很专注,几乎看不到哪一位同学是游离在这个实验之外的。虽然最后只有一个小组顺利的完成了,看到了水的沸腾,结束了实验,另外几个小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完成实验,实验所需要制作的统计图表也没能完成,但是孩子们通过今天的这节课,学会了使用相关的实验器材,知道了,水的沸点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唯一的一个。

由于是借学校,借班级上课,学生没有这个部分的前概念,对于实验器材的操作也不太熟悉,所以,课堂上,出现了很多等着老师解决的问题。

现状一:尽管已经是四年级了,但是会用火柴的很少,更多的是不敢。从三维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孩子们更需要培养动手能力,更需要主动参与。

现状二:在组装实验装置上,大多数孩子依赖老师。即使发现了酒精灯的火焰距离烧杯的底部较远,也不会调节;发现温度计没有置于烧杯的中间,也不知道怎么办,而是等着老师来帮忙操作。

现状三:用酒精灯的灯冒灭火。由于酒精灯的质量问题,灯芯的陶瓷口大于灯冒,导致了,灯芯跟着灯冒一块出来的现象。孩子们都傻了眼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状四:实验结束,由于手忙脚乱的,导致打破烧杯的现象,从这个层面上讲也是平时孩子们练习的机会较少的缘故。

这节课对于老师来说值得思考的地方有:

其一:借班上课还是应该事先熟悉学生,教会他们必须的技能。不至于在课堂上手忙脚乱的,耽误时间。

其二:教学设计要更精细。记录单要体现每位参与的学生以及记录人的姓名。

其三:对于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讨论,让问题转化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四:课堂提问要声情并茂,有感染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