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第3小节是重点。教学中,我将本小节分为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三步过程,感受摇桂花带来的乐趣。一开始抓住“缠”、“老是”两个词,通过反复朗读“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句话,让学生体会语气愈加强烈,小作者想要摇桂花的心情愈加急切。老师扮母亲,学生演小作者,师生合作,将小作者的期待之乐充分表现出。
摇桂花时,抓住“帮着铺,帮着抱,使劲摇,大声喊”这些表现动作的词,再引导联想。当母亲说:“去摇桂花吧!”小作者会说些什么?补充了课文的内容。再让学生表演充分感受摇桂花时的兴奋之情,每个学生都表现的开心激动,朗读起来也充满感情。
在课堂教学中,以下环节有出彩之处: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大发,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有个学生说,“我感觉,桂花就像母亲,檀香就像父亲。桂花和檀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特别香,就好像母亲和父亲一样,一直相亲相爱,小作者家的生活特别幸福。这也让小作者对桂花难以忘怀。”
我觉得该生仿佛和小作者进行了“心灵沟通”,将自己的思维、情感都融入到了课文当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非常得细腻,充满了浓浓的感情色彩,让老师和同学都被这象征幸福的桂花香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