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语文

开展头脑风暴 拓宽习作视角(记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五2班头脑风暴活动)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0-06-08

开展头脑风暴    拓宽习作视角

——记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五2班头脑风暴活动

 

每周一次的头脑风暴活动

 

    在致远外小的五2班,每个周一的第一节都是语文课,而这最最“黄金”的时间,五2班的语文季锋老师并没有用来进行知识的传授,也不学习什么课文,而是开展让学生自己主持、参与、讨论、点评及总结的“头脑风暴”活动。

    每次活动由一名主持人和若干“嘉宾”作为主要发言群,台下的“观众”(其他同学和老师)也可以参与讨论。主持人抛出问题之后,列席嘉宾首先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大家的视角产生变化或者思维发生碰撞的时候,对话首席人(主持人)要在其中进行协调和点评,根据反馈上来的大量信息进行相应小结,以维护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

    每个主持人、嘉宾,甚至是观众在活动之前的周末都要查阅大量的有关话题的资料,做好充分的发言的准备。在这里只有正确,没有错误;只有观点,没有答案。所有的一切都在非常民主、主动、对话中进行。

    每周一第一节的“头脑风暴”活动成为五2班的学生最享受、最自由、最主动的时候。

 

每周如约的思维碰撞精彩

 

    每次“头脑风暴”的话题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草拟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从“春晚节目之最”到“生命高于一切”;从“好人好事该不该做?”到“通百艺而专一长”各式各样的话题都有,很多话题都是学生在搜集了一点资料或者在生活中有所感悟而产生的。因此,很多贴近孩子的话题让每个人都想举手发言,每一个人都希望成为这次活动的“主宰”。

    有一次探讨到关于“生命高于一切”的话题,有个同学就认为还有很多东西的“价值”高于生命。如为了集体的利益牺牲自己,为了他人的生命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等等,这位同学还罗列到董存瑞、地震中的老师、母亲等诸多事例,让其他同学哑口无言,不知所措。但是很快又有同学提出这是属于“特殊时期”、“特殊背景”下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和和平时期同日而语……在这次话题的碰撞中,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思维的碰撞。

 

每周努力拓展习作的视角

 

为什么要开展头脑风暴活动?五2班的语文老师季锋老师表示:目前我国小学生的作文主要强调的是写人记事,在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夯实基础。但是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教材和教师创新精神不够,往往难以调动学生创作的热情和兴趣,而且不同年段又有不同的习作字数及次数的要求,让学生以一种“畏难”的心态对待习作,而不是把习作当作是一种活动来主动地体验、愉悦地享受习作过程。

当老师把话题的选择、资料的搜集、观点的发布等主动权完全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乐在其中”,而且通过大家思维的碰撞,对于一个话题、一个观点产生一些不同想法和表达的时候,老师作为“对话中的首席”进行引导和点拨,为学生打开话题的思路,丰富知识层面、拓宽习作视角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学生拿到一个“习作话题”就能够很辨证地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渠道去进行习作的创作,一定会写出带有创新视角的好文章来。

 

当然,季锋老师开展的仅仅是一次尝试,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很多同学的自信心、表达力、创新力还是有不少的发展和提高的,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给学生的习作带来清新的空气,为学生的习作能力发展带来一些新的改变。

                                  (本文发表于2010年6月8日《金陵晚报》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