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9日上午,南京市“初中历史课程评价目标体系的创新与应用”现场会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举行。本次活动采取线下和线上结合、南京市与新疆伊宁市两市初中历史教师联合教研的方式进行。南京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王兵老师、南京市援疆支教团团长邵长峰老师、建邺区历史研训员吴敏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新城初中赵晓鑫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课程评价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领域。近 20 年来,国内外在课程评价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已经并正在深刻影响基础教育实践。接着,新城初中杨园园老师和桑焕老师一起带领初三学生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一场主题式探究活动。杨老师组织学生运用时间轴完成了二战史实的梳理,接着从1942年这个点切入组织学生分析了二战进程的变化及原因,接着桑焕老师组织学生围绕大国之间如何处理国际关系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深度思考世界各国在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中,选择国际合作进行全球治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之后,现场开展了“素养导向的课程评价目标体系的创新与应用”主题沙龙。杨园园老师、桑焕老师分别对本次学生探究性活动的设计思路进行了介绍并交流了授课反思。邵静老师和赵晓鑫老师分别就这节研讨课的产生过程、立意导向、研究重点作了具体的阐释,强调了运用教-学-评一体来实现学习情况调控纠偏的价值,提出了评价先行、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操作策略。建邺区历史研训员吴敏老师提出了复习课和新授课目标建构的设想。最后,南京市教研室初中历史教研员王兵老师对于本次活动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对历史教师如何落实双减政策、如何实现提质增效进行了专业的指导。
本次“初中历史课程评价目标体系的创新与应用”主题活动,是新城初中乃至建邺区初中历史学科在双减背景下落实新课标理念、建构素养导向的目标体系和探索有效达标路径的一次实践研究以及阶段研究成果展示,也是南京市该主题实践研究的一个缩影。活动中,身在新疆伊宁市十六中学的南京市援疆支教团团长、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邵长峰老师以及伊宁市第十六中学、第十七中学、第六中学等学校历史教师全程观摩并线上参与了沙龙研讨,实现了“双宁互动”、联合教研的尝试。
为核心素养的落地而教,为历史学科育人目标而教,为学生适应未来世界而教,这是新城初中历史组及我们所有初中历史教师继续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