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0日,建邺区初中历史优质课竞赛决赛在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举行。经过微视频初赛、模拟教学复赛,李雪、杨帆、周存秀、许星星4位教师进入了现场授课的决赛环节。本场决赛向全区初中历史教师进行了现场网上同步直播,同时组织了青年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的观课反思研讨活动。
致远初级中学的李雪老师以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经历为线索,透过张謇的人生之变、近代民族工业之变和近代社会生活之变,以点窥面,探寻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及其特点。本课采用文字、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史料,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素养,在学习张謇等实业家在民族大义面前,舍小我而顾大局,以一腔热血投入实业救国的浪潮中,感受到实业家的爱国热情,培养家国情怀。
莲花实验学校的杨帆老师以张謇弃文从商的故事作为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第一环节以大生纱厂1899年~1949年的盈利状况为例,逐步引导学生探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第二环节以晚清到民国时期上海街景变化为例,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感受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并认识其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最后,以学生小组合作绘制本节课知识结构图的形式,达到了总结提升的效果。
南湖二中的周存秀老师通过民国图书《中国百名人传》中张謇上榜导入新课。以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为例,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特点。以近代南京老照片为例,探究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表现及呈现的特点。最后,综合经济和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艰辛曲折的。
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的许星星老师依据课标,围绕两个重点展开,一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二是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环节一以张謇兴办实业大生纱厂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探究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创办的历程,思考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进而感悟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环节二通过自主阅读书本、材料分析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呈现的特征。环节三通过回顾百年近代历程,总结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本次决赛采用了一人赛课、团队备课的形式,围绕四位参赛选手分别组建了以教研组长、盟区首席教师为首的包括选手所在教研组全体组员在内的备课磨课团队,在促进参赛选手专业提升的同时,促进了教研组、盟区教研氛围和教研质量的提升,进而实现通过比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提升的初衷。本次决赛场地特意选择了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的智慧教学教室,实现了现场同步直播,青年教师们因为有了这个教研活动的直播平台,真实地感受到了不同教师的不同设计和实施在课堂上发生的真实效果,同时智慧课堂提供的师生课堂行为一系列数据为授课教师复盘和改进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