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学目标分解进行到底
2019年4月9日下午,建邺区第五盟区数学组在江心洲中学开展了本学期第8周的教研活动,活动主题是“反比例函数研讨课”,七八年级所有数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何君青老师主持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四个环节:上新河中学胡红艳老师开设《反比例函数》公开课;《反比例函数》课例研讨;致远初级中学张田田老师开设《基于教学目标分解下的反比例函数的教学 》微讲座;江心洲中学朱卿老师开设《反比例函数章教学建议》微讲座。

胡红艳老师的展示课
在何君青老师的主持下,研讨活动开始了。首先是来自上新河中学胡红艳老师带来的《反比例函数》,胡老师首先用叙事的形式给出了6个情境让学生列出函数表达式,然后归纳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从真实问题出发一步步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

研讨过程
上新河胡红艳老师:根据学情对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目标上要求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概念,增加数学内部知识。

江心洲中学高菲老师:胡老师的课设计合理,能让学生跟着思路一步一步扎实的走,1个概念2个方法3种表达形式目标达成的很完整。

上新河中学封海波老师:借助磁力贴分类以及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概念,教学目标达成的很好,课堂效果出乎意料。

致远初中吴秋芳老师:胡老师从叙事出发引入主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讲练结合、循序渐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致远初中何君青老师:胡老师的课是真实背景下的真研究,以生活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以思想为灵魂,以能力为归宿。胡老师关注细节,宏观和微观都把握到位。两点建议:让学生有一些反思、思考学生模糊回答背后的原因。

张田田老师的微讲座
致远初级中学张田田老师做了《基于教学目标分解下的反比例函数的教学》的讲座。张老师从课标出发,首先将反比例函数的教学目标分为4个: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3.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4.经历探索现实生活中数量间的反比例关系,体会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又将4个目标进一步分解为11个小目标:1.从不同函数表达式中发现新的一类函数表达式的特征。2.知道反比例函数的概念。3.能对反比例函数一般式中的比例系数k有深刻的认识。4.给定一个函数表达式能够确定是反比例函数,从而确定某一个字母的取值。5.通过具体实际问题列出反比例函数表达式。6.能在列出的函数表达式中区分出哪些是反比例函数表达式。7.通过实例辨析,能判断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8.了解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变形,知道反比例函数有3种表达形式。9.通过对具体题目分析,知道当比例系数k未明确取值范围时需要分类讨论。10.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列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体会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具有反比例关系的函数关系。11.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能自己总结,体会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张老师详细讲解了设计怎样的活动来达成每个小目标。一节课结束了,分解后的目标是否达成了?设计的分解后的目标又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需要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
朱卿老师的微讲座
江心洲中学朱卿老师开设了《反比例函数章教学建议》的微讲座。朱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探讨、教学中注意点四个方面展开介绍。讲座中朱老师指出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衔接、重视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对比教学、把函数中蕴涵的重要数学思想作为本章的主要线索、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最后还提出几点建议:1. 要讲透一个概念, 要理清图像;2.要掌握和理解两个性质;3. 理解k 的几何意义;4. 讲好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给出一定的条件,求函数的解析式的步骤;5.讲清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目标重要,目标的分解更重要,只有目标更清晰、更具体,才能让教学活动的设计更有效、教学评价更准确,将教学目标的分解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