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数学

聚焦大单元 深研新课堂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讨”活动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10-07

聚焦大单元  深研新课堂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讨”活动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途径与策略,促进“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有效实施。2023926下午,建邺区第三盟区全体数学老师和建邺区五年内职初教师在黄山路分校101教室开展“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讨”主题教研活动。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第三盟区首席教师康叶红老师主持活动。

本次活动以下四个环节:

1.黄山路分校兰礎彤老师、杭正弘老师开设《代数式》研讨课。

2.黄山路分校教研组长杨虹霞老师开设《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驱动性问题设计》讲座。

3.职初教师代表上新河初中王格格老师开设《终身成教,起于职初》讲座。

4.第三盟区首席教师康叶红老师和建邺区初中数学教研员金敏老师分别对课例点评交流。

·同课异构研讨课·

礎彤老师着眼于大单元教学研究,研究代数式从何而来又去向何方。从学生熟悉的火柴棒问题出发,不断寻找规律,让学生感受字母表示数的简便,让学生的思维显性化;再以操场中的面积问题为切入点,由数到式,感受学习代数式的必要性,初步感受数与式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一致性。通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立足于大视角了解数与式在初中研究内容的整体结构。兰老师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以小见大,板书精巧,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学会初中数学学习的方法。

杭正弘老师立足大单元设计视角,以“数”“式”同源这一出发点,将学习有理数的学习过程,类比迁移到代数式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秋游情境出发,引出学习代数式的必要性;以主题式情境为引领,通过大量丰富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字母表示数,初步感知代数式,让学生逐渐主动地从具象走向抽象。杭老师整节课设计巧妙,教态自然,贯穿类比、抽象思想,不断提炼数学方法策略,巧妙完成了大单元的整体建构,让大单元教学在课堂落地生根。

                         ·讲座·

杨虹霞老师从大单元教学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大单元教学,如何开展大单元教学等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大单元教学的起源、发展。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将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小任务,通过设置驱动性问题,循序渐进落实每个小任务,让学生经历一个持续探究的过程,最终完成大任务,实现单元整体的学习目标。在大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以几何图形的教学为例,介绍了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彰显单元的育人价值。

王格格老师漫谈一个青年老师的职初经历和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从明确界限和以德服人两个方面谈到怎么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精进备课,提升效率、做好笔记,全体参与、真实作业,及时批改、严格订正,每日必查、强抓错题,明晰方法等方面讲述课堂的教学管理,课后作业,错题本等方面的方法,做到重课堂,养习惯;最后王老师还以自身经历鼓励每一位老师抓机遇,潜钻研,青年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课堂点评·

第三盟区首席教师康叶红老师介绍了大单元教学中应明晰单元内容,厘清单元脉络,明确研究方法。在代数式这一章中以代数式作为核心词,从定义、分类、运算逐步学习,以“总—分—总”来开展大单元教学。康老师还建议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立足新课标,在教研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意识,切实要在“大单元”的理念指导下,坚定信念、深入思考、踏实践行。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建邺区初中数学教研员金敏老师结合《代数式》这节课解读课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务、大问题、大迁移的具体含义,指出任何教学模式都要以素养为导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精心设计,要落实到学科实践,用学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鼓励教师要因材施教,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潜心钻研教材,精心经营课堂,不断转变理念,教学时不仅重视知识整体关联,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经验的结构化,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立足核心素养,实现高效课堂。

教在课堂,研在平时,思在路上。平时教研有深度,教学才会更有实效!一次思维碰撞的火花,一次教育理念的更新,一次教学实践的引领,让我们在数学教研的路上一起携手,并肩前行!


(供稿: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杨虹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