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娃”主题活动下的游戏风波
——记幼儿“旅行社”游戏分工
开展活动的主题背景:国庆节后我们开展了“我是中国娃”的主题活动。对于刚过完国庆节大班的孩子,他们还沉浸在愉快的假期生活中,一到幼儿园孩子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我国庆节去北京了,去了北京的八达岭长城,人好多呀!……”“我爸爸、妈妈也带我去北京了,我也去长城了,怎么没看到你呢?”“我们不是一个旅行社的,我们去的那个旅行社,先带我们去的酒店,所以就没有碰到……”“我国庆节去了山东青岛,我们坐汽车去了我奶奶家”……教师结合主题“我是中国娃”,从孩子们兴趣点和生活中的经验出发,在班上增添了“旅行社”的角色游戏。从活动中获得与同伴探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了大班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
在第一次介绍游戏“旅行社”时孩子们就发生了争执和问题:
师:“在假期和爸爸妈妈外出旅游时有哪些程序和要求?”
幼:“要和旅行社一起去、做飞机或者大巴车”······
师:“我们准备开一家旅行社,需要哪些准备呢?”
幼:“要有一个导游、开车的司机”······
师:“我们开旅行社需要哪些物品呢?”
幼:“旅行社的旗子、还有话筒;司机的方向盘”
师:“这样吧,今天每组就是一个旅游团队,你们自己讨论、自己分工,看看需要什么?我这有材料你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制作你所需要的东西。”
幼儿分组讨论
第二组(第一次风波)
纪永彰说:“我来做导游!”
徐伟恒说:“我要做司机。”
华静茹说:“我也要做司机。”
杨曦晏说:“我同意华静茹当司机。”
梁馨月说:“我也同意。”
徐伟恒一听就急了,又是跺脚又是哭的样子出来了······
高俪嫣说:“你不同意要是哭我们就不带你玩了,我们都同意了。”
纪永彰皱着眉头摸着脑门:“那我们一起来设计我们的标记,我们叫什么旅行社呢?”
梁馨月说:“我们叫爱爱旅行社怎么样?直接在纸上画爱心表示就可以了。”
徐伟恒说:“我不同意,叫什么爱爱旅行社吗?真难听!”
纪永彰说:“我看你才难听呢!”
高俪嫣说:“就是,那你取个好听的名字。”
华静茹说:“ 快点吧,不然时间来不及了,我们还要做旗子呢!”
纪永彰:“你要是不同意,我们就不带你一起玩。”
徐伟恒一听小朋友不带他玩了,就又急了,又是跺脚又是噘嘴的,往小朋友中间站,生怕小朋友们不带他一起玩。可是越是这样,纪永彰和梁馨月就越是推他,一边把他推到一边一边说:不带你玩了,你让开······推着推着徐伟恒哭了起来:“我去告诉老师,你们不带我玩······”
我立刻参与了他们的讨论:“你们为什么不带徐伟恒玩呢?”
纪永彰皱着眉头接过我的问题:因为我们都同意我们组叫爱爱旅行社,就他说难听,让他想他又想不出来。
我接着说:“徐伟恒在你没有想出更好的名字的时候,可不可以先尝试用小朋友说的爱爱旅行社?等你想出更好的名字的时候再换?”
徐伟恒听我这么一说,也不哭了,点点头说:“那好吧,就先叫爱爱旅行社吧。”
就这样大家开始分工制作需要的道具了。
幼儿是在生活中成长、在生活中学习的,主题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组织实施也是在生活中得以实现的。所以,教师在主题开展和环境创设中,要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知都融入到环境创设中。从而让我们的主题才得以更深入、具体的开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这些想法在幼儿的头脑中原本是没有的,他们会自由思维,自如地运用材料,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身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师在活动中应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探索、操作、实践,而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上。
第二组(第二次风波)
做好了道具,在导游纪永彰的带领下第二组的小游客们出发了······
纪永彰说:“大家好,我是爱爱旅行社的导游纪永彰,我们的汽车要出发了请大家排好队准备上车。”
等大家一个一个都上车后,他开始清点人数:1、2、3、4,司机人到齐了请开车吧!
华静茹说:“好的,请大家坐好!”
大家一个接一个将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表示在车上。不一会华静茹说:好了,到了。
纪永彰说:“八达岭长城到了请大家排好队下车。”下车后他再一次清点人数,一边走一边介绍:“这就是八达岭长城,它很长大家可以上去走一走,过2分钟回来集合。”
杨曦晏和高俪嫣在一起跟着导游走;徐伟恒一听可以自由活动立刻跑开了;梁馨月走开了一会又回来了。
我问梁馨月:“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梁馨月说:“我怕来迟了,就回不去了。”
纪永彰带着杨曦晏和高俪嫣也回来了,说:“我们要出发了,先数一下人数,1、2、3怎么少一个?徐伟恒没有回来。我们等一会吧,真是的,还不回来。再不回来我们不带他玩了。他总是乱跑······”
说着就看徐伟恒在操场开心的跑着,纪永彰看见了一边招手一边喊:“徐伟恒你快回来,我们的车要开了,你再不来我们就走了。”徐伟恒听到了赶紧跑回来说:“我找不到你们了,他们都穿着园服,你应该把我们旗子竖起来,我才能看见。”
纪永彰一听烦了:“你再说就不带你玩了,来那么迟,还提这么多的要求。”
但是接下来游戏中纪永彰一直把手上的旗子一直竖着没有放下来。徐伟恒和小伙伴们玩得也很开心。
在老师游戏小结时,问:“今天我们玩了旅行社的游戏,你们在游戏中遇到什么困难了?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的吗?”
纪永彰说:“徐伟恒总是不听导游的话,到处乱跑。”
徐伟恒说:“因为我不想去爬长城太累了。我也不知道你们都集合了,我也没看到旗子。”
师:“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们应该都听取对方的意见。在外出旅游时我们不能到处乱跑,要跟着旅行的行程听从导游的安排。导游在旅行过程中怎样保证游客能找到你呢?”
纪永彰说:“旅行社的旗子一直都得举着,这样大家就不会走散了。”
师:“对,我们外出旅游时,游客和旅行社很多怎么才能找到我的队伍,就要看导游手中的旗子。所以,在旅行过程中导游的任务是很重要的。”
师:“今天我们还要表扬一下第二组的导游,他在旅游的过程中知道清点人数,这样就不会出现游客少的现象。”······
《指南》中提出教师应善于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自发生成的具有发展价值、共同兴趣的热点及时捕捉住,与预设活动的内容有机结合,并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幼儿即时生成的内容,给以适度的回应。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国庆节外出游玩经验的实际情况,教师在主题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旅行社”的游戏,在旅行社游戏中幼儿能够通过讨论、商量、分工、合作一起商量好旅行社人员分配、和道具制作的分配。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不愉快和争吵,但是对于每个幼儿来说都是一次进步,他们在争吵中学会了分工、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意见不统一时,我们该怎么办?是要把自己的一件强加给对方吗?还是也听一听对方的一件?从他们的争吵中也不难看到,现在的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在和别人一件不同时应该尝试去听取对方的意见。旅行社游戏的的开展不难看到幼儿能将现实生活中的已有经验体现在游戏当中,并且能再游戏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在游戏中继续调整修改。虽然纪永彰没有正面同意徐伟恒的说法,但是在后面的游戏中已经能注意到自己作为导游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教师学会放手,适时的给予一些帮助和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让幼儿在宽松的空间去进行游戏,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体验了《纲要》中说到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游戏中的问题还有很多,让我们和幼儿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