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校以来,在教育局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二附属小学关工委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构建工作新格局,拓宽活动新载体,打造工作新亮点”为目标,坚持“用心做事,用爱育人”,充分发挥关工委育人功能,促进学校整体工作不断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基本情况】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二附属小学建于2021年,由知名校长蒋丽云兼任校长,现有教师20人,是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团队,虽然是一所新建立的小学,但一直把重品质、重设计、重内涵作为我们的工作准则。学校自筹备以来提出“以爱育爱,共同成长”的理念,在此理念下已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优势】
(1) 德育团队有劳动教育研究经验:
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劳动美化生活:小学生品格提升新实践”,主持赵梓如(学校关工委主任、党支部书记)、核心成员郑榕(教导处主任),该项目于2021年结项并获得优秀项目。
(2) 现有场地提供学校可用资源:
在验收学校、投入使用之后,老师们惊喜发现开发商给学校留下了一片田圃,于是我们合理开发成为学校劳动种植基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3) 退休干部加盟学校农植教育:
学校积极联系,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和社区资源的作用。退休干部杨步顺、社区保洁许东方,聘请他们作为“校外辅导员”,为"爱种植,伴成长"种植活动做指导工作并给孩子们开设萝卜小课堂。
【品牌内涵】
1. 独特性:聚焦幼小衔接
选择小朋友们感兴趣的角度,科学合理利用学校劳动种植基地,结合气候时节,选择适合的植物种植项目进行跨学科学习。
2. 教育性:立足跨学科学习
科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孩子们普及植物的生长过程小知识,指导植物种植方法,用自己的双手照顾自己身边的植物,提升组员对植物和环境的爱护意识。语文老师教一年级的学生们怎么读、如何写;班主任老师结合班队会课,将小朋友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共同种植一块田地,课堂上孩子们认真讨论分工安排,给自己的菜地起名字,确定种植种类。美术老师结合教材内容“方方的世界”,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制作方形地插,小组合作设计,共同完成属于自己菜地的地插,全校老师也和孩子们一起绘制了大插牌。后期,美术学科将联手语文学科,共同进行种植绘本的教学指导。在种植与生长过程,数学老师结合目前阶段学习的数字书写和认数、找规律等学习内容,指导孩子们制作种植日历,记录当天温度信息。
3. 优质性:有效实现“种植+”
学生种植过程全参与,知道了种植需要间苗、施肥、大棚养护等。同时,进行无限拓展,不止步于种植,更开启跨学科学习。老师们立足国家课程,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自主勾连校本课程,找到其他学科融合的生长点,在整个活动各个环节中,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稳定性:划区管理有方案
学校给每班分划片区,长期管理,各班班主任老师又将每班小朋友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种植一块田地。从翻土、压肥、播种、培土到浇水全过程均由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老师们在一旁帮助指导。除此之外,我们还专门邀请退休干部、种植专家——2021级二(1)班杨蔓妮同学的爷爷来给孩子们开设种植小课堂,指导孩子们松土,除草和施肥。
【实施步骤】
1. 组织领导:
组 长:赵梓如(学校关工委主任、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徐杰超(分管德育副校长、学校关工委秘书长)
组 员:郑榕(教导处主任)、刘甄
特 聘:杨步顺(退休干部)、许东方(社区员工)
2. 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普及知识
认真学习植物种植相关知识,找准创建关工委“一校一品”品牌活动的切入点,与关工委成员们一起参与制定学校关工委“一校一品”的实施方案,明确品牌创建计划,部署创建工作。
第二阶段:精心实施,稳步推进
组织开展相关种植活动,创建劳动氛围,培育劳动品牌。在品牌创建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制度与机制,着眼于长远,不断总结创建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坚持把品牌的创建活动推向深入,不断发展与完善品牌。
第三阶段:收获成果,总结经验
在实施“一校一品”过程中,通过植物种植与收获,总结校领导、师生、家长对活动成效的评价,及时调整活动思路,总结经验,以便后期工作更好的开展。
【实施时间】
宋代教育家胡安定先生曾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学校在传承文明、提高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学校关工委组织,又在学校工作中对青少年的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坚持从“小”着手,从“细”着力,从“严”着实,从“高”着眼,与时俱进,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供稿:刘甄 编辑:董晨 审核:徐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