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2025年3月19日晚,我校承办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教育集团魅力班主任成长营暨“南风夜话”第十二期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不仅有来自南外河西教育集团魅力班主任成长营的老师,还有来自建邺区杨丹-郑榕德育工作坊成员校的班主任代表们。活动由区杨丹-郑榕德育工作坊郑榕主任主持。
本次活动以“从‘魔丸’觉醒到‘灵珠’共生”为主题,旨在通过电影《哪吒》中的角色隐喻,引导班主任重新审视教育中的“哪吒式学生”,探索如何将学生的“破坏力”转化为领导力与创造力。同时,借由哪吒的成长故事引导班主任思考自身专业成长之路。
电影为引,教育为镜。活动伊始,郑榕主任以电影《哪吒》的经典片段为引,带领大家进入了一个充满隐喻与反思的教育世界。正如电影中哪吒从“魔丸”到“灵珠”的蜕变,班主任们也面临着如何帮助学生从“对抗”走向“共生”的挑战。主持人引用《论语》中的“因材施教”,强调了教育者应超越“优劣标签”,唤醒每个孩子的“英雄之力”。
分组研讨,智慧碰撞。分组研讨环节,班主任们围绕两个案例展开了深入讨论。
案例一:以“哪吒与敖丙”为喻,探讨了如何超越学生的“优劣标签”,唤醒他们的内在潜力。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班主任们纷纷表示,教育者应看到每个学生背后的成长诉求,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英雄之路”。
案例二:以“修仙路”到“育人路”为线索,探讨了班主任如何在职业目标与教育信仰之间找到平衡。正如《庄子》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班主任们认识到,教育的道路虽漫长,但唯有坚守信仰,方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班主任的学习热情高涨,在汇报发言环节,各组选派教师代表分享了研讨成果,小组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显现出班主任们带班智慧。
专家点评,醍醐灌顶。马菊华主任结合电影、案例与现场研讨进行了精彩点评。她强调了师生双向成长的重要性,并鼓励班主任们在德育实践中不断提炼模型,共创破除标签偏见、激活职业生命力的系统化行动指南。
杨丹坊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首先肯定班主任们在本次活动中积极思考,用心讨论,接着她以哪吒的成长经历勉励班主任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打磨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
本次活动不仅为班主任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更让大家在电影与教育的交织中,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教育之路上,班主任们将继续以“灵珠”共生的理念,引领学生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供稿:刘荣荣 编辑:滕国庆 审核:徐杰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