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8日我区围绕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开展了第一次教研活动,活动中南湖一小的徐飞老师和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许晓春老师分别向大家展示了五年级的《自行车轮胎转动的奥秘》和四年级的《运动的方式》两个活动。 给我最大的感触的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比较准确,设计的活动紧密,体能够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活动中能从不同角度开展指导,比如徐飞老师比较关注学生实验中的指导,许晓春老师比较注重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
今天徐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扎实的科学课。 说其扎实,首先是课的内容和教学设计,以及重难点的把握处理都准确合理。对教材研究得透。 其次,实验活动紧扣探究目标,过程清晰严谨,学生的小组合作分工有序,人人参与,实验效率高,保证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可见学生的实验素养是在长期的科学经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非一日之功。 最后,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的有效帮助和指导,...
本学期,我们针对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进行系列的研讨活动。3月18日,在南湖一小,举行了第一次研讨。南湖一小的徐飞和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许晓春分别为大家展示了公开课,苏教版五年级的《自行车轮胎转动的奥秘》和四年级的《运动的方式》。 第一节课,徐老师围绕如何指导学生探究自行车脚踏板转动与自行车轮子转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指导得很细致,学生们也理解得很透彻。 第二节课,...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科学知识,更让我真切感受到两位男同行在课堂中的“霸气”,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超然体现。 前一位南湖一小的老师(徐飞)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到位,实物的展示、研究极大的挖掘了孩子探究的兴趣,又留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思考、动手操作,整堂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值得一学! 后一位老师(金中实小 许晓春)虽不知他的学校、姓名,但这么年轻的老师,课堂上的确让我叹服。...
3月18日,在南湖一小举行了第一次教研活动。这个学期我们将针对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进行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南湖一小的徐飞老师和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许晓春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公开课,《自行车轮胎转动的奥秘》和《运动的方式》。 通过听课,我发现两位老师的专业基本功都很扎实,教学安排设计的不仅巧妙而且也很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先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再引导孩子进入科学探究活动,两位老师都精心准备和预设整个探究活动,...
一百多年来,我国学习西方办新学,在中小学实行的是灌输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我把“探索式教学法”称之为第三代教学法,目前在大陆尝试和采用的还很少。 “探索式教学法”是八十年代初期由美国教育界提出来的。当时美国国会大厅里挂出“美国在危急中”的长条横幅,从而引发美国教育界一场大讨论。美国国会有的议员根据当时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形势,认识到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最终得出美国学校基础教育要实行“探索式教学法”...
2003年 讲座 湖小 夏春芳 《如何上科学课》 区级 03、9 2004年 开课 晓庄 茅蔚男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区级 04、2 湖小 夏春芳 《土壤里有什么》 区级 04、2 二小 章欣乐 《种子里面有什么》 区级 04、3 湖小 夏春芳 《摆的研究》 区级 04、3 三小 季 程 《种子里面有什么》 区级 04、3 湖小 夏春芳 ...
听完老师的讲座,最大的感想是受益匪浅啊!虽然我不是这个学科的专科老师,但自从任教科学后,也深深感到科学老师真是不简单,不仅要把科学上得生动有趣,课前要做足功课,否则很可能课堂上被某个“科学大王”问倒,还要在专业知识上不断丰富、延伸,再者科学的海洋太广阔无边,需要不停地更新,不停地发散性思考。老师的讲座让我切身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妙处,一切理论都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才会发挥极致!
科学课中的思维关注 体育课有两个运动量的量化标准——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借用到科学课中,就是我们要关注学生在一堂科学课中思维所能得到训练的密度和强度。密度是指学生思维经历的多少,强度是指学生思维经历的广度和深度。 科学课中的活动经历和思维经历是同时展开的内外两条线,并互相交错影射。呈现出活动中的思维和思维后的活动的交错螺旋上升的特征。思维的密度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以致明确,...
如何教会孩子“倾听” 莫愁湖小学 夏春芳 倾听的第一个要义是:全神贯注。也许有人说,“听”谁不会呀!从简体字“听”左边一“口”右边一“斤”来看,我们是无法了解聆听的含义的。但繁体字的“听”却能给我们很多启示。繁体字的“听”是这样写的:左边是一个耳朵的耳,右边最上面是“十”,接着是个像“四”一样的部首,实际上是眼睛“目”—倒着放的“目”接着是“一”,最底下是“心”。从繁体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