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饼干乐园》评析
南京市世纪星幼儿园
在观摩了3节优质课,我看后觉得印象较深的就是小班活动《饼干乐园》,这节课十分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幼儿在情境中活动。活动中,采用的是不同形状的饼干为道具,以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切点,请幼儿说说有些什么样的饼,提起了幼儿的兴趣。 这节课目标是:1、在看看、比比、分分、尝尝等过程中,发现饼干的不同(大小、形状、颜色、口味等),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2、能用简单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针对这节课,首先我觉得目标定位非常明确,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本次活动的目标还是比较全面、具体、适宜的。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体现了本次教学活动特点。这样的一次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关注了本年龄段幼儿的兴趣点,且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着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教学目标科学合理。
教学过程中活动环节层层递进,第一次求同,第二次求异,活动要求不同,有递进要求,有层次设计。教师在活动中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如:环节的设计、提问的设计等等。
从教师的语言表达和提问来看,教师语言表达明确,与幼儿的互动性较强,要求幼儿说话有完整性,对幼儿适时提醒。同时教师在语言的策略上下了功夫,具有启发性和调动性,特别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同时在语言的情境性上教师也作了布置,如“饼干要搬家”这些语言特别能调动幼儿的操作兴趣,使得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性很高
最后,我觉得这位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有一定的独创性,能给幼儿以新鲜、刺激的感受;教学的层次、脉络清晰到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中班《青蛙唱歌》评析
我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了该课的教学视频,从课的开始就被教师亲切、自然的教态所吸引,相信也成功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我觉得该教师在图片、教具的制作、方法的选择、创编的形式等等方面更符合当代教育的理念,更深刻地体现了《纲要》的精神。整个活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选材合理,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征。
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荷叶和风开展活动。教师首先对名曲进行了巧妙的改编,将音乐旋律作了变奏处理,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并让幼儿能够轻松地从中感受到音乐的高低变化,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图片、教具色彩鲜艳,美观实用。
活动中,该教师运用了碧绿的大荷叶,让幼儿围坐在荷叶上,可引导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小青蛙的快乐,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并配以生动的小动物图片,游动的大白鹅,可爱的小青蛙,给幼儿视觉上以美的享受,很好的体现类了歌词的内容。
三、设计情景连贯,过程完整清晰。
整个活动分成三大环节,第一环节是感受音乐的高低。第二环节是想象青蛙的叫声,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第三环节是青蛙下水游戏。从荷叶与风,联系到荷叶上的青蛙,进而推进到青蛙和水里的动物朋友;从倾听风的变化声,转换到拨动荷叶动作和表现不同的风速;从想象小青蛙的叫声,转换到用不同的语言节奏表现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叫声,等等。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凑,逐层递进。
四、创编活动难点分散,适合幼儿实际。
教师引导幼儿将已学歌曲蛤蟆下水自然转化成青蛙下水,帮助幼儿梳理了语言节奏,使幼儿的表现表达更准确、更清晰。并发现在说4只以上青蛙歌词时,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合理选择跳跃过去,自然过渡到许多青蛙一起跳下水,进而结束本课。
本节课从活动的选材、设计到组织,都体现了教师自身良好的音乐素养,注重幼儿的想象与表达,注重幼儿说、唱、舞、欣赏等多种表现方式,体现了教师有效地尝试了让音乐的元素与新课程的要求有机结合的问题。
建议:在幼儿想象青蛙的叫声环节中,是否能让更幼儿主动自由地感受同伴所表达的青蛙叫声,教师此处的语言是否能略微的减少些呢!
评析:大班活动《屋顶上的秘密》
最近,我们观看了上海市虹口区幼儿园优秀教师吴佳瑛的优秀活动《屋顶上的秘密》,感到受益非浅,教材的选择非常新颖。对大班幼儿来说,如何选择既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又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是左右他们探索兴趣的关键,也是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元素。屋顶这个话题,是幼儿在大量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吴老师巧妙地选择了这个切入点开展的一个预设活动,既有效唤起了幼儿的经验储备,又充分激活了幼儿在教学现场的思维。屋顶上有许多“宝贝”,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个从来没有人关注的却新鲜新奇的世界。
在这节课中,吴老师与幼儿现场的互动能力,以及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是最优质的体现。吴教师的语言回应能力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她从来不重复幼儿的语言,也不对任何一个幼儿的回答给与否定,对每个孩子的回答总能有礼貌的说谢谢,对于有些问题的总结非常精炼而且具有科学性。我想除了自身的语言素养好以外,吴老师课前的准备肯定是做的非常充分。对于遇到突发的事件,她也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当听叔叔讲话的时候,孩子都回答不知道,老师并不紧张,而是通过语言来引导幼儿继续思考:“哦,我知道了,经理说的普通话没有幼儿园老师标准……第一点……第二点……他一共说了三点理由……”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每一次对话、每一个细节,让幼儿在与教师互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在教育能力方面我所要学习的是首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回答,学着会用“谢谢!”给孩子一些信心。其次,学会灵活的应对孩子的回答,尽量做到不去重复孩子的话语,学着提炼孩子的语言,并不是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其实可以利用平时的一些谈话活动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语言回应能力。例如:说说你家附近屋顶上有什么秘密、第几行的左边这张照片介绍的是什么等。吴老师能把幼儿的知识经验、认知程度了解的十分清楚。虽说她的提问是十分开放的,但指向性都很明确,所以她能游刃有余地驾努整个活动。再次吴老师在活动中,是在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一种解决的方法,如:找《空中百鸟园》,她是先引导幼儿找到南京路步行街、再找到第一食品商店,最后找到食品店对面的《空中百鸟园》,听经理介绍《空中百鸟园》情况,当幼儿听不懂其中的意思时,吴老师就罗列了三方面要点,请幼儿根据这三点去理解。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就掌握了寻路的方法和倾听、理解别人讲话的要点。这也是我觉得我所欠缺的。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开放性问题很多,但指向性十分明确。例如:说说你家附近屋顶上有什么秘密、第几行的左边这张照片介绍的是什么等。吴老师能把幼儿的知识经验、认知程度了解的十分清楚。虽说她的提问是十分开放的,但指向性都很明确,所以她能游刃有余地驾努整个活动。再次吴老师在活动中,是在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一种解决的方法。吴老师非常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允许幼儿提问,鼓励幼儿提问,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带着问题去思考。看了吴老师的这个活动,让我感受到,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我们只有了解孩子,才能解读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