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芭蕾娃娃
南京市沿河幼儿园 滕娴
设计意图:
《大脚丫跳芭蕾》是近期幼儿最喜欢的一本绘本,绘本中贝琳达优美的舞姿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女孩子,在活动后都愿意去尝试,去模仿,同时绘本中蕴含着较多的美术元素,如:画面的色彩丰富且柔和、布局合理,不同的舞姿动态等,可延伸到艺术领域活动中。锡纸可以搓、揉、拧、折、弯曲,可塑性很强,可以变换出很多不同的造型,特别适合塑造芭蕾舞的姿态。大班幼儿的手部肌肉发展较快,手的动作趋于准确,在手工制作方面已积累一定的经验,且乐于进行一些精细动作的手工活动。因此萌发了设计制作芭蕾娃娃的想法,让幼儿在欣赏和感受绘本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绘本的故事情节设计了本次美术活动。将绘本、创作、舞蹈融为一体,提高了幼儿对作品的欣赏、解读和辨别的能力,使幼儿真正爱上绘本美术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锡纸制作不同舞姿的芭蕾娃娃。
2、通过肢体动作体验、图片观察,及用卷、围、捏、搓、团、拧等技能表现芭蕾娃娃。
3、感受芭蕾舞的优美,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绘本《大脚丫跳芭蕾》;对芭蕾舞有初步的认识;幼儿已有锡纸制作的经验。
物质准备:教学课件、锡纸芭蕾娃娃范例、各种大小不一的锡纸、胶带、泡沫球、木棒、舞台背景、芭蕾舞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绘本封面,导入活动
师:“你们看看这是谁呀?哦,原来是贝琳达!瞧瞧,她又在跳芭蕾舞了,漂亮吗?芭蕾舞和我们平常见到的舞蹈动作有什么不一样?(脚是踮着的,脚、手、身体特别长等)服装上呢?(有芭蕾舞裙、芭蕾舞鞋)”
2、用肢体动作体验芭蕾娃娃的不同舞姿,并用锡纸表现
(1)幼儿用肢体体验芭蕾舞的不同舞姿。
师:“贝琳达是一个喜欢跳芭蕾舞的小女孩,你们喜欢她什么样的芭蕾舞动作。”
师:谁来试一试?
(2)请幼儿模仿动作,并观察芭蕾娃娃手、脚的不同。
师:她的手和脚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芭蕾舞的手、脚的修长)
(3)尝试用锡纸表现芭蕾娃娃动态。
师:这里有一个锡纸娃娃,谁能让锡纸娃娃和我们的动作一样呢?
(教师出示一个事先做好的锡纸娃娃,让幼儿把肢体动作迁移到锡纸娃娃上)
3、观察欣赏贝琳达的舞姿
师:贝琳达还有哪些芭蕾舞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介绍活动内容,讲解制作芭蕾娃娃的方法
师:“贝琳达的舞姿是舒展的,优美的,小朋友们你们刚才感受到了吗?”
教师小结:“那你们猜到我们今天要做的什么?(贝琳达)”“对了,一个跳芭蕾舞的贝琳达,用我们的小手变出不同舞姿的芭蕾娃娃,在舞台上跳出优美的芭蕾舞。”
(1)结合步骤图讲解制作芭蕾娃娃。
师:锡纸可以怎么玩?(搓、揉、拧、折、弯曲等)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芭蕾娃娃呢?
(2)教师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师:这是制作芭蕾娃娃的步骤图,你们都能看懂吗?哪一步看不懂?谁来帮助他?
(幼儿通过步骤图了解制作芭蕾娃娃的方法,并通过同伴支撑解决问题。)
(3)提出制作要求
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长短大小不一的锡纸,一会小朋友们拿到这些锡纸的时候要先想一想,这些锡纸分别适合做什么?现在开始动手制作属于你的芭蕾舞娃娃吧。
在做的时候也要把芭蕾舞那种身材修长,手脚细细长长,动作优美略带点弧度,穿着芭蕾舞裙以及踮起脚尖跳舞这些特征表现出来。
5、幼儿制作跳芭蕾舞的锡纸娃娃,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贝琳达的舞蹈照片及芭蕾舞音乐)
6、展示幼儿作品
(1)幼儿将做好的芭蕾娃娃,在舞台上随音乐进行展示和表演,感受芭蕾舞的优美,体验创作的快乐。
(2)师幼共同欣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芭蕾舞动作特征明显并有创意的作品
师:这里有一个舞台,把你们制作的芭蕾娃娃放在舞台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们的表演吧!
(本文由宋娇茹从南京市南湖沿河幼儿园官网直接推送至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