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来源:鹤琴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11-13
数学组第一次研训活动简报
时间
2018.11.13
地点
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
出勤情况
应到59人,实到49人,缺勤11人(原因:幼儿园家长活动、园部活动)
前期回顾
1. 教研形式:核心组成员学期初一起讨论并制定出了本学期教研计划,继续采取分组的形式,将每次活动的具体安排责任到人。
2. 教研内容:上学期以《指南》数学领域关键经验的梳理与探讨为主题,新教师、核心组教师分别有相应学习成果展现;本学期计划从数学活动的教育组织与指导策略着手,帮助新教师逐步地开展有效的数学教育教学。
本期目标
1.对比两节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操作活动的形式,参考各自的目标,分析不同形式的特点。
2.捕捉具体实例,分析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支持策略。
3. 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下一次活动的开课人员、园所场地等安排。
研训过程
第一环节:教学现场
大班数学活动:《排书架》(按长短、宽窄排序)
执教:鹤琴幼儿园 陈姗
第二环节:教学现场
小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宝宝》(按形状分类)
执教:香山路幼儿园 毛经纬
第三环节:现场分组教研
研训收获与新问题(研讨内容的归纳整理)
1.活动组织形式:对于数学活动,基础的认知更适合集体游戏的形式展开,如果需要经验拓展可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不同的活动及材料。
2.情境的意义:情境的营造对集体活动的组织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好的情境可以让幼儿自发地遵守数学活动中的“规则”,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当教师自己就相信并沉浸在情境中时,好模仿的孩子自然就会参与进来。
3.教学指导策略:活动中要想真正做到“关注”幼儿的反应,并予以“不慌张”的回馈,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这些是建立在教师对活动深谙于心的基础之上。
下期研训
1.下一次正式活动前,核心组成员参与并观摩执教教师的试教活动。
2.新教师根据完整教案进行二次反思,活动中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幼儿是怎么学的”上,活动后好好思考,“教师是怎么教的”,即从教师的教育教学指导策略方面进行自我提炼,并完成《数学组研训活动学习心得》,于11月20日前上传至数学组新教师群中,下次活动时随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