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来源:机构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11-25
语言组(盟区)第二次研训活动简报
时间
2019.11.21
地点
香山路幼儿园
出勤情况
应到60人,实到60人
前期回顾
在上此活动中,参研者观摩了两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聆听了华教授《幼儿园诗歌教学实践》讲座,对诗歌这一文学作品的特质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本期目标
在观摩+讲座的基础上,了解诗歌赏析要素,并按要素尝试进行作品分析。
研训过程
第一环节:头脑风暴
参研人员就今天呈现的诗歌作品进行初步赏析,调动已有经验。
第二环节:教学观摩
中班:《我想飞》(南京香山路幼儿园 王颖)
大班:《八只小狗抬花轿》(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 陈楚)
第三环节:说课环节
两位教师分别对教材的作品分析、目标定位、环节设计、试教调整、反思困惑进行大组交流。
第四环节:理论提升
讲座:《读懂一本书,读懂一首诗》(月安幼儿园 童蕊)
研训收获与新问题(研讨内容的归纳整理)
收获:
1. 预设一节公开课的流程应该从选择教材就开始了。大致经历:选择教材内容—对孩子的分析—制定教材目标—教材策略的选择这几个环节。
2. 对诗歌进行作品分析可以从:文学语汇、文学形式、文学想象这三方面入手。
3. 对文学语汇进行分析时可以从词汇、语句、修辞手法入手;对文学形式进行分析时可以从节奏与韵律、语句形式入手;对文学想象则可以从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4. 诗歌教学的核心经验应是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意境、词语、配乐、节奏等),而不是让幼儿记忆背诵一首诗。
5.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策略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而不是教师通过图片或念诵,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孩子听。
6.同一首文学作品用不同性质的配乐,可以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新问题:
1.尝试对一首诗歌作品进行完整的作品分析。
2.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诗歌教学PCK经验?
3.如何让核心组教师在执教中有所创新,敢于突破自我?
下期研训
内容与要求,经验准备、资源准备等
研训内容:继续诗歌集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经验准备:教师已经具备对诗歌教学基本流程的认识。
资源准备:教具、学具、教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