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市青优展示课评课(金中河西小学部教研组)高丽丽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1-09-30

金中河西小学部教研组

听课感悟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高丽丽

《导体和绝缘体》

    在《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中,井老师首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提供的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预测。井老师特别注意鼓励持有不同见解的学生说出全部想法,适时组织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辨析。然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对各种预测进行认真的思考,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井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对实验操作的严谨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确定之后,孩子们进行了实验。孩子们实验结束后有了收获,看到了现象,得到了结论,可是这些收获是否准确无误呢?不一定。实验结束汇报时,孩子们一致认为铅笔芯是绝缘体,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这时,井老师提供了一个更灵敏的实验器材,组织了一个组学生进行了再实验,最终获得了正确的结论。教师与学生终于达成了共识。我觉得,在这过程中,井老师和孩子们达成的共识,不是老师的简单传授,而是孩子们在真正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构建的。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真的是在真枪实弹地搞科学。

 

《直尺发声》

    高老师的教学中,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孩子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定量的研究,最后在动手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反复的实验,在实验的事实中领悟到声音的高低和振动快慢的关系。课堂上,孩子们就像小科学家一样:科学家在探索科学时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的,而孩子们的探索同样建筑在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上;科学家研究之前对研究的结果是不知道的,孩子们探索之前对结果也是不知道的;科学家是凭好奇心驱使不断深入的研究,孩子们同样是靠好奇有趣一点一点探索。在课堂中,孩子们真正投入到真实的科学探究中,调动了多种器官,既轻松愉快地学习了知识,又掌握了科学思维的方法,还提高了动手能力。

 

《大脑》

    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为此科学导入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那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大脑》一课的导入用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活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出来了,学习积极性高涨,接下来的课,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很默契,学生回答问题也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好的导入对一堂来说,真的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自己也有很深的体会,新颖的导入方法,避免了生硬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纪律说教,还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因势导利、灵活有效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泠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好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思维是各种能力的核心。科学课教学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把新课导入看作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体会到思维的快乐,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