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水教后反思
魏蔚
第一次参加区级的公开课,我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幸好有许晓春老师和徐玉芬老师的大力支持。两位老师跟我一起备课,一起听我上课,许老师帮我提出了很多的好点子,让我的课变得更有趣味性,有时候,一句话只要换一个说法,就会变得很有意思,这是许老师教会我的。徐老师在中华附小,每次都特意从他们学校赶到我们学校,下班之后还跟我一起加班,帮我出主意,改进我的教案,我要特别感谢两位老师对我的帮助。
我的课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认真听了所有老师给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觉得还需要从以下几点来改进:
首先,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好。一方面是我没有更好的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说出更多的东西,另一方面,面对真正小班的学生,跟我之前的大班(将近40人)相比,我经常有每个学生都说了,但是时间还是过的很快的感觉,所以时间没有掌握好。
其次,毛细现象的概念应该讲的更全面,加上“向四周扩散”。
第三,溶解的实验报告画图可以有多个水杯,当初我也是这样设计的,但是考虑到画三个可能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难了,所以删减为一个,上课之后发现两个应该最合适,以后上课可以用两个。
第四,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应该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将主动权掌握到学生手里,老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第五,实验细节问题,玻璃棒的使用方法应该讲一讲。
第六,上课应该充满激情,抑扬顿挫,使自己的语言更有童趣,提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经过这次公开课,我学到了很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特别是合作备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感谢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些机会,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