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纸》教后反思 南湖二小 程路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1-11-25

 

纸——教后反思        

                                                  南湖二小程路

纸是我们身边的常用材料之一,学生对于这一物品也有比较多零散的经验。因此,本课重在梳理学生已有的经验,并进行一些科学原理的拓展。在课的开头,借用纸花开花导入,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在驱动力。

当学生已经非常迫切的想要一看究竟的时候,介绍今天的主角——报纸花、铅画纸花、打印纸花和牛皮纸花,用观察的方法开始科学研究,请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四种纸花,为下一环节的猜测纸花开花顺序做准备。在猜测环节中,注意关注每个小组的想法,也就是间接的关注每个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2个科学研究的环节后,开始第3步——实验。

实验是科学学科的明显特征,但在科学思维的训练上更要关注。因此,先制定纸花开花的公平性规则,小组分工、实验中的观察重点一一明确后,再开始小组实验,做到有理有据。比赛完引导学生关注纸的变化过渡到纸花开花的深层原因——吸水性,这也正是本课的重点。学生也能够在严谨的思考、专注的观察中获得深层的科学原理。物质的性质是由内部构造决定的,此时恰当的出示纸的内部构造图,完成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科学认识过程。

在认识了吸水性和其内部结构后,通过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帮助学生有条理的认识纸的生产过程,其中贯穿着蔡伦造纸的历史价值观和集体荣誉感教育。科学的课堂应该紧密的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由三年级上册科学书的用纸量进行资源保护的情感态度渗透,在一串串真实的数字面前,让学生水到渠成的感受到节约刻不容缓。学生有着想要成功勇于担当的内在心理,因此,设计了帮老师解决难题这样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桃子,既满足了学生好胜的心理又潜在的复习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可谓一举两得。

在课堂的最后,用游戏奖励的形式继续开发学生的思维,拔河比赛比较纸的牢固性,了解纸的第二个重要性质。在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中,这一性质得到了生动和直观的的体现。这一环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亲自体验这也正是小学科学所提倡的。

纸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用兴趣做引子,以科学研究的步骤为主线进行环环相扣的探究。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动手和体验中感受科学的神奇和乐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