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常见岩石》 教后反思
中华附小 赵子仪
一、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情景教学
本课在选课之后,经历多次修改,依然有个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如何让学生对大大小小的石头产生兴趣。学生对于岩石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坚硬,要想让学生产生兴趣必须有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选择了情境教学,自己编了个有趣的故事,用录音录下来,并插入音乐增加紧张的气氛。
我把故事分为三段,每段引入不同类型的岩石,让学生在被故事吸引住的同时,初步对岩石有个了解,并且在第二部分,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石油、化石在沉积岩中。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效果还是比较明显,从课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学生都聚精会神的听故事,很仔细,而在发言的时候,学生非常积极,愿意思考动脑。
从整节课的整体性而言,本课也是比较流畅,用这个故事把主线串起来。总体而言,第一次尝试情境教学法还是比较成功的,对于这种教学手法适用于学生兴趣不大,而知识量比较大的课上,可能效果比较好。
二、训练自身评价
在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时,感到自身语言的缺乏,缺乏赞美艺术。评价学生回答是非常重要,能调动学生回答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这点上要多向有经验老教师学习,多关注别人评价。在以后课堂上也要有意识有指向性地表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还要进行有指向性的引导,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给予提示,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这个是下阶段我要加强训练的地方。
三、精心设计实验
在本课实验上,对橡皮泥进行不断加压,目的让学生了解压力越大变质作用越强,变质岩必须在高压下才可能产生。这个实验在前期备课时是难点,怎样才能把实验效果最大化,而不是让学生简单的压橡皮泥。在和备课老师们讨论后,最后我们决定实验之后,让学生结合图片反过来思考岩石变质的过程,得出高压结论。总体上说,学生对变质岩的生成过程还是有初步了解的。我认识这样的实验设计是成功的,在难以模拟的实验中,找出与真实情况最相符的过程,让学生对实验和实际过程产生联系,建立概念。
四、联系生活
在开始的备课中,我没有把岩石与生活相联系。当时考虑课的内容较大,由下一课时完成这个教学目标。但虽然故事让学生充满兴趣,毕竟学生觉得对岩石距离很远,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所以加入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翻阅资料后了解到,岩石与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岩石。这样让学生对冷冰冰的岩石有了近距离的了解,也许以后看到生活中某类岩石,知道是什么种岩石,有什么特点,等等。科学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