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
教学目标:
1、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2、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
3、了解达尔文的贡献。
4、了解进化论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
难点:如何看待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达尔文照片。 提问:同学们认识这是谁吗? 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达尔文。
问:达尔文,你知道他的一些故事吗?
2 、请学生讲述达尔文的故事。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视频)
4 、小结:达尔文是英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他用进化论学说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儿起源,人类是怎样诞生的,作出了精辟的解释。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努力为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进化论观点:
1、你们想不想知道《物种起源》里面写了达尔文的哪些主要观点啊?看书上32页第一段内容,完成活动记录1: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2、学生汇报活动记录。
3、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提到了一个词叫自然选择,什么叫自然选择?(板书:自然选择)
学生回答。能不能简单的说是什么意思。板书:(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4、问: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什么的结果,这个进化的过程是快速、突然的还是缓慢、渐进的?(板书:缓慢 渐进 )
三、如何理解自然选择呢?
1、举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绵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如果白色的好卖,你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出示图片)
2 、学生交流。
3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意识到:正是人的行为影响了羊群的生存和发展) 整个羊群变成白色的羊,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牧民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能不能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呢?那应该是什么呢?(人工选择)
4 、假设:你的羊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它们唯一的天敌是狼。狼在夜间捕食,经常捕捉到那些显眼的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就是什么颜色的了?(出示图片)
5、学生讨论、交流。
6、比较两种羊群的变化,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理解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之间的本质区别。
7、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来判断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1)出示两种狐狸的图片。
(2)让学生来认一认。
(3)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耳朵的区别,结合各自生活的地域环境作出合理的解释。
8、了解尺蠖蛾的翅色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发生的反复变化。
(1)出示尺蠖蛾的图片(两种翅色)
(2)请学生介绍尺蠖蛾翅色变化的故事(读)。
(3)问: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4)小结:自然选择就在我们身边,你能不能举出一些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事例。(如学生举不出来,说:老师这里有些事例,请你判断一下哪些是人工选择,哪些是自然选择。
四、拓展、延伸:
1 、谈话:近 100 多年来,更多的科学家仍然在对生物现象进行研究,随着新证据不断发现,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也不断面临挑战。你们了解这些新发现吗?
2、看完后,结合书34页内容,完成活动记录2。
3、小组汇报
4、通过这件事 说明什么?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3、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缓慢 渐进
3、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
班级: 组别:
【活动记录】
一、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
二、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
答: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
南湖一小 徐飞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一课的重点是理解达尔文进化论中核心观点:“自然选择”的含义及其与“人工选择”的区别。并用这些观点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实。同时通过阅读科学家对云南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发现达尔文这一经典进化论,正受到新的证据的挑战,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
本课通过学生说达尔文的故事和资料,及观看教师准备的视频资料,引出课题。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书本上的资料,采用交流、汇报的形式来认识达尔文以及他的进化论。学生阅读之后,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经典观点。并要求各小组将讨论、交流的结果记录在实验单里。最后汇报时,学生在阐述了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理论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把达尔文的进化论用“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总结,形成简洁的板书,更加提炼出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地掌握。
学生知道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什么是自然选择,什么是人工选择。让学生当一回农场主,养殖一群绵羊,一半是黑色,一半是白色。如何白色的羊毛好卖,将如何做?结果会是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把黑色的羊卖了,把黑色的羊全部宰杀了。总之都是人为地将黑色的羊消失了。学生知道了这是人为地将黑色的羊消失。接着让这些羊回归自然,让他们遇到他们的的天敌狼,很快森林里剩下的是黑色的羊居多。学生解释:因为狼在夜间经常捕食显眼的白色绵羊。这就是自然选择。大自然的法则是“适者生存不适,不适者淘汰”。这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又试着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极地狐和非洲狐耳朵的不同。学生都能利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极地狐为了减少热量散发和被其他猎物发现,耳朵变得短而圆。而非洲狐为了适应沙漠上的酷热和寻找食物,耳朵变得长而大。
接着通过介绍了尺蠖蛾为了生存,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体色(此处语言表述不准确,因为工业污染,浅色容易被鸟吃掉,使黑色大量繁殖,环境治理过后,黑色容易被吃掉,使得白色大量繁殖)。这就是一个为适应环境而生存的典型例子。让学生了解了大自然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知识后, 然后学生举例。
接着安排学生自学澄江生物群的资料,讨论、交流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个观点受到挑战,并让学生记录下来,以向全班汇报。在教学这部分时,开头就做好了铺垫,在学习总结进化论的观点时,就板书:缓慢、渐进的观点了。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感觉整节课的思路是清晰的,结构是完整的,教学的目标基本达到了,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了我所期待的要求,唯一不足的感觉课堂有点沉闷,如果能设计一个学生亲身参与的实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