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出生的》
一、 教学目标
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知道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
体会到与父母的亲情,感受父母养育的艰辛
二、 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三、 教学难点
把重物绑在身上的体验活动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播放动物繁殖后代的视频,提问:我们人类也是一种动物,那你知道人类是怎么繁殖后代的吗?
学生回答。
师:那么你们知道人类孕育生命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我是怎样出生的)
(二)新授
1、师:课前我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出生情况的访谈记录表,大家都完成了吗?
我们先来统计一下,大家出生时的身高、体重情况。
2、师生共同统计。
3、谈话:看了大家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情况,你有什么发现?
4、谈话:刚刚大家还发现我们班同学刚出生的身长和体重各集中在一个范围内,那你知道吗,其实不仅是我们班的同学,每个刚出生宝宝的身长和体重都有个正常范围值,也就是体重在3-4Kg,身长在50-52cm。当然也有在这个正常范围以外的,比如体重在4Kg及以上或身长在52cm及以上,我们称之为“巨大儿”,体重在3Kg及以下或身长在50cm及以下,我们称为“偏小儿”。这和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营养等其他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5、师:好,看完表格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下下面的三个问题。第一个:妈妈怀孕的时候,有什么反应?
6、学生交流。
7、师:我们接着说说第二个问题吧---我出生时,妈妈的身体状况是怎样的?
8、学生交流。
9、师:再看下个问题:我出生时,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
10、学生交流。
11、师:看来每个同学在做问卷的时候,向自己的爸爸妈妈咨询的很详细,非常棒。那老师想这样总结:在我们刚出生时,妈妈是“痛并快乐着”,你们同意吗?
12、师:还有一个问题,老师最想知道---刚出生的我,是什么样子?谁能告诉我?
13、学生交流。
14、师:恩,看来每个同学刚出生时各不相同,但都蛮可爱的。老师也准备了几张刚出生时的宝宝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5、师:(由上看照片后过渡)刚出生的宝宝很可爱,那你知道这么可爱的小生命到底是怎么开始的吗?
16、师播放“生命的诞生“视频”。
17、师:大家看的很投入很认真,眼睛睁的也越来越大。我们一起来回忆下吧。你知道每个生命在最初叫什么吗?(受精卵)
18、师:说的非常好。这个受精卵是由2个细胞共同组合而成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一个叫精子,一个叫卵子)
19、师:受精卵继续发育,又被称为什么呢?(桑椹胚)
20、师:对的,桑椹胚是胚胎发育的早起阶段,这个时期我们统称为胚胎。那你知道胚胎要在妈妈体内的什么地方,住上好长一段时间吗?(子宫)
21、师:是呀, 那提到子宫,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温暖、舒适、安全的房子、避风港、摇篮。)
22、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胚胎中在子宫这个“家”里吸取营养,慢慢长大,我们又亲切的称它“胎儿”。在此过程中,胎儿又会发生很多的变化,想不想看看?
23、师出示五张不同时期的胎儿的生长发育图,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发育顺序排列。
24、学生活动、交流。
25、师:我们再来看看胎儿在漫长的10个月里经历的具有代表性变化的五个阶段的图片和资料。
26、请学生阅读资料。
27、师:大家再阅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资料里“医生对妈妈的建议”这一段,你们看后有什么感受?
28、学生交流。
29、师:我们刚刚看到的是一个生命平安顺利诞生的过程,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并不一定每个生命都能这么幸运、这么顺利。有的是在妈妈肚子里时候可能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是出生后宝宝甚至妈妈,都有一定的风险。所以说,孕育一个健康的生命,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珍惜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生命,对吗?
30、师:我们一起再来看刚开始统计的表格,刚刚已经学习过,每一个生命即将诞生前,平均体重都在3-4Kg。胎宝宝周围还有胎盘及羊水,这些都占到一定的重量,据计算,这些都总重量大约5.5Kg(即11斤左右)。谁愿意来体验一下吗?
31、请每个同学背上重书包,弯下腰系鞋带,做扫地的动作,并在教室内多走走。
32、师:你有什么感受呢?
33、学生交流
34、师:刚刚几个同学只是在教室内走了走,如果让你吃饭、走路、上厕所、睡觉都背着,24小时不离身,又是什么感觉呢?
(三)总结
师:现在你有什么话要对妈妈说呢?
学生交流。
师:高老师也是一位妈妈,作为母亲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自己却不求回报。孩子们,无论妈妈还是爸爸都无私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作为儿女我们也应该好好爱自己的父母,回去以后多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爱自己的父母。
板书: 我是怎样出生的
精子
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
卵子 子宫
两性繁殖
《我是怎样出生的》教学反思
高丽丽
不足:上过区里公开课,也赛过两次课,可是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这一次,却还是特别慌,之前想好的许多语言,怎么就表达不出来,思维也变得有些混乱。自己知道这样的情绪是坏事,可是自己依然把握不了自己的心态。上课的状态不对,一方面是心态的影响,一方面也是备课的原因,赛过两次课了,可是“当局者迷”这个词依然可以形容我上课前的状态,现在回头想想,赛课前,备课时的高度紧张,着急,倔强地不想模仿网上别人的资料,越是想让课创新一些,更好一些,可总也想不好,自己的思维就像被禁锢了一样。可是当自己上完课,整个人松下来的时候,却冒出了一些好点子,导入的部分可以换,本节课的几个板块可以调整一下顺序,有些内容也应该删减掉,把更多的经历集中在重难点的突破上。通过一次次的赛课,也渐渐发现自己对教材的把握还是不够准确,对教学中每个环节的设计目的也没有仔细的研究,拿到课题,还是急于备课,却忘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道理。2012年12月20日:“沉下心来,放轻松,不急躁,吸取经验和教训,多学习,踏踏实实往前走。”这句话记在了我的记事本上,也记在了我的心里。
设计思路:
本课从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入手,安排了“和父母交流自己刚出生时的情况”的活动,让学生在和父母的亲情沟通中了解有关人类繁衍的浅显知识,接着,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过程。之后,让学生试着将胎儿在妈妈子宫里的不同生长时期,按由小到大排出顺序。这五幅图分别介绍了胎儿在漫长的10个月里经历的具有代表性变化的五个阶段,通过让学生找顺序,既培养他们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从那么小的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在母亲的子宫里暂住了10个月,生下来的时候又是那么的弱小,这之间有任何环节出了闪失,生命将不复存在,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要好好地珍惜。其次,让学生做负重游戏,感受母亲怀孕时的重负和行动的不便,进而体会到母亲生育儿女和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从而升华到珍爱自己的生命,孝敬自己的父母。
教学效果:本节课的课堂气氛不是很好,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这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因为在自己学校试上的时候,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都抢着回答问题,气氛很好,学生的热情把我上课的积极性都可以调动地更好,而这节课上,孩子们太安静了,正如这个班的任课老师下课时对我说:“这个班一直是学下棋的,老师们就是要求孩子们安静……”。孩子们的安静,让课堂冷了下来,而我上课的热情也渐渐变冷。尽管我用语言鼓励孩子,举手的孩子依然是那么几个。对于年轻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更好的调动课堂气氛。
亮点:在向学生介绍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胎儿情况时,加入了“医生给妈妈的建议”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妈妈在怀孕时,医生对妈妈的要求很多,妈妈要十分小心地爱护自己的宝宝,这之间有任何环节出现了闪失,生命将不复存在,让孩子体会生命来之不易,要好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课中还将自己作为母亲的一些感受传递给了孩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