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建邺实验小学公开课听后感
金中实小 徐玉芬
4.18日我在建邺实验小学听了两节公开课,以下是我对两节课的听后感受。
首先是第一节课由支名烨老师上的《叶和花》第二课时。虽然教学内容没有完成,但是却能看出支老师在用心上课,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用心感悟孩子的成长。作为新教师的我也犯过急着过教案的错误,教与学脱了节,学生跟不上我的步子,即便我的教学内容完成,但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没有达成,等于是什么都没讲。所以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特殊性,不应该不同的班用一成不变的教案。
在教学设计方面,导入通过播放音乐渲染情境,用富有感染性的,家乡名歌《茉莉花》,为学生创设花的图片,使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鸣点,从而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学生用优美的词汇来表达见过的花,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形式,比直接以花的图片导入新课更让学生接受。在解剖花的过程中,小组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且在解剖过程中观察,毛鹃花的花瓣有几片,雄蕊有几个,雌蕊有几个,使得学生对花的认识更理性,更科学。对于花各部分的功能教学没有完成,这部分可以再认识结构时引入,通过观察结构认识其各部分功能。
第二节课是马晓寅老师给大家上的《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一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很多,对老师的掌控力来说也是个考验。
实验课的材料准备是一件麻烦事,可是实验材料是确保上好一节实验的课首要条件。马老师就充分准备了各种学生会想到的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各种物体,印象最深的就是讲到如何让漂浮物筷子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时,学生想到把筷子做成竹筏状,马老师就像变魔术一样拿出一个用筷子做成的竹筏,演示成功使鸡蛋浮起来,这样使得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漂浮物的作用,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以至于学生一堂课都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而且几乎每个学生注意力都很集中,不至于有放收不回来,这也是实验材料充分带来的益处。
马老师通过幽默的语言,有趣的动手活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能说、想说、会说,促进生成的发展。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启迪了学生的心智,我相信这节科学课会永远记忆在这群孩子的心中。他们的思维灵性同样会得以激发,让我们的学生快乐成长是我们的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