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6市级教研小西湖小学听课有感
南湖二小 程路
小学高年段科学的教学,旨在通过对大量的科学事实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科学结论,通过精巧的科学设计环节逐步向学生展示科学世界的奥秘。三节课均为五、六年级高年段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学习特点以及科学性的把握准确。
第1节课,消失了的恐龙,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科幻影片进行导入,引出恐龙和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消失了”。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如何开展我们的科学研究,教师以考古学家的工作情景为例,展示化石等研究资料和方法。根据教师提供的图文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类似于考古学家的科学研究过程,并重在用证据支撑自己的科学观点。在丰富的科学证据面前,学生有条理的进行科学分析和推理过程,并拓展到对于其他消失了生物的研究方法。为什么要对消失了的生物进行科学研究,我们从其他生物的生活史可以借鉴人类生活的经验等。
第2节课,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师首先解释了什么叫做遗传现象,再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展示了人类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现象,然后拓展到其他动物亲子代也存在着奇妙的遗传现象。对于植物亲子代是否有遗传现象,首先让学生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假设,并提供孟德尔对于豌豆的研究资料,学生进行迁移学习,初步得出植物遗传的结论,并对其中看似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解释,引出遗传现象的表达和不表达,即中学学习阶段将涉及到的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问题,为中小学的科学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学生的学习也是兴致盎然。
第3节课,点亮小灯泡,教师根据上课的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于学习内容更多的在趣味性和生活性方面进行了丰富。首先清晰地介绍了灯泡的结构,再让学生尝试画图设计方法,并亲自动手实验点亮小灯泡。针对学生间表述不一致的地方,师生共同配合通过展台进行验证实验,统一了学生的科学认识。为了更好的理解闭合电路,教师提供了解剖后的小灯泡,学生再次进行实验,更清晰的观察到小灯泡是如何点亮的,即形成完整的闭合电路后,小灯泡亮了。为了帮助学生形象地建立闭合电路的概念,教师还借助标注有电路中不同部分的头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活动中,加深了对于科学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