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教学展示活动听后感
新城小学 魏海婴
在小西湖小学举办的第七届南京市科学学科带头人展示,每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展示了自己的独特的魅力和风采。接下来说说在这三堂课上的收获。
一、课前的资料贮备
《消失了的恐龙》,上课前成金燕老师播放了精心挑选的视频,视频展示了各种动物的生活。在这个动画的过程,处于兴奋而紧张状态的学生渐渐的安静下来,紧张的情绪也悄悄的不见了。原以为这个视频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度过课前等待的时间,之后才发现,这个视频中的内容被成金燕老师巧妙的用作了本课的导入,自然而生动。
《生物的遗传现象》,上课前姚红老师也准备了一个“找不同”的小游戏,在游戏中帮学生放松,同时锻炼学生发现不同的能力,为课中让学生寻找生物界的各种遗传因素做准备。之后姚红老师出示了发给学生回家完成的调查表,学生课后细致的调查为汇报环节增加了很多的亮点。
《点亮小灯泡》的浦小红老师同样也为学生准备了生活中各种灯的视频,作为课的导入。
二、精心准备的资料
《消失了的恐龙》,成金燕老师精心挑选,为学生准备了精美的梁龙图片,让学生和考古学家一起经历梁龙的发现和复原工作,从中推测恐龙的外形、食性、运动方式、繁殖方式等。
《生物的遗传现象》,姚红老师准备的孟德尔对豌豆遗传研究的资料,让学生轻松的知道了孟德尔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实验现象以及研究结论。
《点亮小灯泡》,为了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是在小灯泡的任何一个地方接上导线,都可以让小灯泡发亮,浦小红老师细心的给学生准备了解剖后的小灯泡,便于学生观察。为了学生能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浦老师准备了8个头套,方便学生能够进行角色扮演,用感性的体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三、指向明确的问题
课堂问题的提出和预设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工作经验还不太丰富的老师,三位老师的课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消失了的恐龙》中成金燕老师在指导学生根据资料得出恐龙外形、食性、运动方式、繁殖方式等信息时的提问,姚红老师在指导学生豌豆实验时,对学生从传粉、授精,到介绍杂交和自交以及关于隐性基因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时的提问引导,以及浦小红老师在《点亮小灯泡》中对于什么是闭合电路的前期指导时的提问,问题的指向性都非常明确,都让我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