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新城小学片区公开课听课有感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04-15

新城小学片区公开课听课有感

本次片区教研的研究主题是“促进深层思维发展的课堂研究”,我们认真听取了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分别是魏海婴老师的《怎样移动重物》和张超老师的《了解土壤》。两位老师的课都经过了精心准备,教学设计严谨,教学层次清晰,两节课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非常精彩的两节课,下面分别来详细分析这两节课。

《怎样移动重物》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二课。课的一开始,魏老师选择了小朋友们都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一个片段来导入本课,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视频中看到的跷跷板也正好被魏老师用来作为认识杠杆的道具,学生根据跷跷板来认识杠杆的三个作用点: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这样比直接用撬石头的木棍作为杠杆更能和下一步进行衔接。研究杠杆的奥秘,同样是利用平衡尺来研究。魏老师先提前固定了阻力点和重物的数量:两个钩码,让学生在另一侧找到平衡平衡尺的位置和钩码,并及时的把结果记录下来。实验中,魏老师并没有参照教参中建议:规定一个点来放置钩码,而是让学生自己来思考,随意来放置,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思维的深度。最后,用如何来解决暖羊羊的问题又回到了课前的视频中,首尾呼应。

《了解土壤》这节课是三年级的课程。土壤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物,学生每天从土壤上面走过,但很少仔细观察土壤,这节课就是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里有什么。张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土壤里有沙子、石块等。通过酒精灯加热土壤和放置玻璃片的方法,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到土壤里面也有水分,比课本上的实验效果要好得多。最后把土壤放在水里的实验可以改进一下,每个小组做一个,学生操作简单,也可以观察的更加清楚直观。张老师的课幽默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两节课都让让我受益匪浅,值得我们学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