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在晓庄一实小参加了科学教研活动。我听了两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老师的课,分别是吴时祥老师的《地球的形状》和郑强老师的《七色光》。
第一节课是吴老师的《地球的形状》。吴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引领着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己对地球的形状进行讨论与实验。将一堂理论性很强的课变得有趣,吸引着学生不停地去探索。在介绍地球历史的时候,吴老师让学生们将自己的喜好和吴老师给学生提供的不同的参考资料结合,每一组同学都介绍了不同的内容,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获得知识。在模拟实验环节,吴老师利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以及优质的实验器材,将模拟实验的要求和目标讲解的十分清楚,使得学生高效地完成了实验。
第二节课是郑强老师的《七色光》。上课刚一开始,郑老师就带着学生去阳光下制造出七色光,让学生切身在观察中发现了本节课需要研究的内容——白光可以变成七种颜色,那白光是不是单纯的光呢?在郑强老师精心的教学流程设计中学生们整节课都精神饱满,兴趣十足地去研究,去讨论问题。这节课真正地发挥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课程设计新颖,环环相扣,是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