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10月23日南湖一小听课感——金中实小 周琳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10-27

10月23日的教研活动是南湖一小科学教研组展示活动,我们分别听了李海婷、郭佳两位老师带来的做中学实验课和张秋原老师关于“有效落实科学目标的几点尝试”的微型讲座。

李海婷和郭佳两位老师分别为我们展示了《这些物体中有空气吗》的第一和第二课时内容。第一课时中,李老师带领二年级的孩子们通过将物体放入水中看有无气泡来判断其中有无空气。第二课时中,郭老师带着孩子们继续探究什么样的物体中有空气,通过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表面及内部的结构让孩子知道物体中有缝隙或孔存在就有空气存在。

因为是二年级的课,所以两节课的教学目标都不多而且很简单,课堂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让学生动手尝试。两位老师很细心,为学生准备了儿歌来让学生记住实验守则,并标注了拼音帮助低年级孩子阅读。低年级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需要老师的引导,两位老师都很好地引导孩子们围绕课的主题进行思考,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证明物体中有没有空气,让孩子自己思考物体表面或内部的结构和物体中有没有空气之间的关系。这为孩子们三年级学习科学课起到了很好的准备作用。

两节课听下来我觉得二年级的做中学课程为科学课起到一个很好过渡作用,低年级的孩子可塑性更强,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和实验探究习惯很重要。如果能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带领孩子们学会针对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学会倾听实验要求牢记实验手则,学会动手前先记住试验要领,这会让孩子们在后续的做中学课程和科学课中学得更快更有效。

张秋原老师的这次讲座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科学老师真的是要肯花时间和耐心去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很多书上的实验都被我们忽略了,实验效果好不好很多时候只是在当时的课上被我们留意了,课后就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了。听完张老师的讲座,我发现只要用心,其实科学实验素材处处都能找到,生活中的许多随手可得的东西只要加以利用都能变成很好的实验用品。在这方面,我真的需要多向张老师学习,学会留心,学会发现,大胆创造,大胆实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