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建邺区小学科学第三盟区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思维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我校周琳老师和陶行知学校的杨琳琳老师分别执教了一年级新教材的课程,建邺区小学科学第三盟区片长吴时祥老师和全体科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是我校周琳老师执教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周老师首先通过图片让孩子知道我们身边的物体分为大自然中本来就有的自然物和由人制造出来的人造物,接着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孩子学会区分自然物与人造物,周老师还通过制作树叶面具的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了用自然物制作人造物的过程,更清楚地知道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最后,周老师带领学生结合图片和视频共同探讨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关系,知道了正是这两者交织在一起才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世界。

第二节课是陶行知学校的杨琳琳老师执教《人工世界》一课,课上先用动物和人类一起旅行的情境,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们。杨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通过体验游戏、课前调查、角色扮演等方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交流人与动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创造了人造物,最终这些人造物构成了我们的人工世界。

魏蔚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学低年级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微讲座,以人的科学素养形成为导向,小学科学教师要做到“眼中有人”,培养具有科学核心素养的学生,他们要具有好奇心,具有环境素养,具有科学精神,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课堂中,科学老师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提问时要利用循序渐进式的问题串,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最后,第三盟区片长吴时祥老师分享了微讲座《新课标下思维性教学探索》。吴老师认为在新课标下的思维教学探索,要将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渗透到教材中,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到科学探究。在课堂上,要使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从简单感知到逻辑推理的提升。

最后,吴老师还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希望老师们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此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合作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