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

梦想随着歌声飞扬——《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新城分校 张达女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09-24

(五)梦想随着歌声飞扬——《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新城分校 张达女
 
《放牛的春天》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故事。在一所教养院里生活着一群在校长老师眼里抽烟、搞恶作剧、无可救药的学生;在家长的眼里他们是问题孩子,有缺陷的孩子。这里有着一个无能、狡猾、坏心肠的,提倡“一犯错就处罚”的校长。孩子们憎恨他,痛恨他。在他们看来教养院就像是地狱,他们在这里没有关心、没有温暖、没有尊重,更多的是受处罚、关禁闭。
 
马修,一位代课教师,是他改变了这里,改变了学生,这位来自天堂的天使把孩子们带出了地狱。“永远别说永远,凡事都有可能。”他用他的爱心和真诚唤醒学生内心潜在的自尊自爱。他告诉了我们凡事不要看到阴暗的一面,要积极地面对生活。
皮埃尔,在他妈妈眼中,是个“专做蠢事的天才”;在校长看来,他有着“天使的脸庞,魔鬼的心肠”;但在马修老师看来,他却是个敏感,自尊心强的,天生一副好嗓子,是块唱歌的好料子,最后音乐改变了他的一生。
 
佩皮诺,一到星期六就站在铁门口等待父母来接的胆小的孩子,他一直在等待,就算别人告诉他,他的父母已经去世,他依旧在等待。他渴望爱,渴望别人对他的爱,哪怕只有一点点他就会满足。
 
面对这样的一群问题孩子,马修老师却没有瞧不起他们,更没有向其他人一样放弃他们。他想到的是如何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危机,如何去唤醒他们。当马修老师第一次进入教室,学生们戏弄他,叫他“秃头”,他没有处罚他们,这让学生们很吃惊。他尊重每一位学生,他让他们写写未来想从事的职业。令他吃惊的是每个人都写了。原来在孩子的心里,他们都怀有梦想。这是马修第一次唤醒他们。他意识到这群孩子们的生活太枯燥,没有乐趣,当他无意中发现孩子们喜欢唱歌时,他又一次想到了音乐。就这样他的“合唱团实验计划”开始了,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他让每个孩子都有用武之地。佩皮诺,不会唱歌,马修邀请他担任合唱团团长助理,虽然只是帮助马修拿些小东西,佩皮诺却高兴极了。还有五音不全的郭邦,他突发奇想,让他当乐谱架……马修用音乐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用音乐开启了孩子们的心灵之门。在马修的训练下,他们每晚唱些简单的歌曲。在这过程中,马修发现了皮埃尔的唱歌天赋。皮埃尔第一次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和重视,学得非常认真,唱得非常起劲。就在一天天的唱歌中,他发现学生们变了。变得开心了,不再搞恶作剧了,遵守纪律了,主动学习了。虽然合唱团遭到校长的反对,但他们依然执着的唱下去。他们的歌声打动了伯爵夫人,他们的歌声里有着骄傲,歌声里有着喜悦,歌声里有着感激。是的,就因为马修老师创造的音乐氛围,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学习氛围,也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故事的结尾,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人理解,因此他被校长解雇了。当他提着包失落的离开学校时,伴着他的是漫天飞舞的心声,天籁般的合唱,深情挥舞的小手。这些足可以否决校长对他所谓“失败的音乐家,失业的代课老师”的评价。当看到佩皮诺拼命追赶他,乞求带他走的那一刻,我流泪了。他真诚的爱,他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早已融到他们的心里了。
 
作为一个老师,马修是伟大的。他用自己的真诚打动每一个孩子,他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去温暖孩子们孤寂的心灵。他从没丧失生活的信心,他用自己对生活的热情感化每一个孩子;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用音乐给孩子们带来了希望的春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