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

《心中的110》评课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朱静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1-11-14

 

《心中的110》教学思路

           ——关于濮春兰老师执教《心中的110 》 一课的相关环节(教学思路)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朱静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提高学生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

2、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活动一、理解界定

1、师生对话讲故事:

    师:师:老师发现今天每位同学坐都很认真,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许多陌生人有点紧张,没有关系,他们都是听课老师,我们和他们打个招呼,老师用微笑汇报了我们的问好,原本陌生的你我,一下啊亲近了许多。

    师:上课前濮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请看 放学了,我校三(2)的张子豪在学校门口被一个陌生人拦住了,后来她们的班主任孙老师来了,最后陌生人和子豪一块走了。你能猜出子豪和陌生人说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学生自由回答。

师:现在我们听听他们的对话,和你想的一样吗?

 

    有一天,读小学三年级的小明放学了,在学校大门口一位陌生的叔叔拦住了他,说:“子豪,你的妈妈今天要加班,让我接你到妈妈单位吃晚饭。”子豪仔细看看这位叔叔,说:“我不认识你!”这位叔叔看见小明正在疑惑,又接着说:“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妈妈是不是姓张呀?”小明心想我妈妈是姓张,这个人真的是妈妈的同事吗?子豪脑筋一转,“你知道我妈妈姓什么,你知道她的电话号码吗?”这位叔叔立刻报出了小明妈妈的电话号码。小明想,原来他真的认识我妈妈呀!那一定是我妈妈的同事了。(和学生讨论)

    子豪将信将疑的时候,正好班主任孙老师来了,孙老师了解了情况,当场打电话给小明的妈妈,询问了是否妈妈是不是真的加班不能来接小明,并询问来接小明的同事的外貌特征和年龄。子豪最后和陌生人走了。)

 

    师:你觉得子豪做得对吗?理由是什么?相机进入现场采访。肯定小明的做法,并引出对陌生人的界定。

    根据学生回答各种情况相机处理。(请3-5个学生回答。如冷场,可让他们小组讨论一下再指名答。如举手人多,就直接点名。教师相机点评比如:我们现场采访一下,他为什么不跟这位陌生人走呢?···你可真机智呀···)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的亮点之一: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同学这一真实的典型事例展开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亮点之二:巧设疑问:子豪认为陌生叔叔知道妈妈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就开始相信陌生人的话了,这一观点对不对?让学生讨论,此时学生会把自己置身于热心朋友的身份争着为同学出谋划策,思品课的活动化体现出来了。

2、何谓陌生人

    师:我们聊了这么多,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陌生人呢?(不认识的人)

    老师这里有几种情况,请看下列选项?做出判断  

    Ppt出示:1、我的同学

2、马路上的行人

3、妈妈单位的阿姨

4、经常在小区里看见的叔叔,知道是小区里的人,但不熟悉。

    学生进行选择判读。

    师总结:像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称做陌生人

    1)完全不认识的人

    2)见过面不熟的人

    设计思路:在理解什么是陌生人这一环节,濮老师以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做判断,通过交流总结让学生对陌生人有一个概念化的印象。

 

活动二、案例学习

    过渡:那么我们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做呢?(先不回答)

1、被陌生人伤害的案例

    师:一天,老师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家住南京下关区的一个男孩小明出去找同学玩,路上遇到了两个骑着摩托车的男子。骑摩托车男子很热情地问小辉去哪里,小明很礼貌地回答说:“我去方家营找我同学玩。”。“噢,我们也是去那里的,正好是顺路,你上车我们带你一程。”骑车男子说。当时男孩想都没想,上了摩托车,刚上车一会,另一个陌生男子就说的手机没有电了,就问小明借用手机,当小明把手机借给陌生人后,陌生人就放慢车速,然后把男孩推下去了。

    小明的手机被抢后,这时小明应该怎么做?(拨打110) 相机板书:110

    可是,你们再再想,小明的手机为什么被抢?

    男孩是怎么面对陌生人的?

    你认为男孩做的对不对呢?如果是你,你应该怎么处理呢?

 

    小结:遇到危险要沉着冷静;遇到险情要机智勇敢。同学们,身边的110常常能使我们化险为夷,但是要解决实际困难,要确保安全,光靠身边的110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要靠心中的110(板书:心中的)来解决实际情况。

    设计思路:接着引用一个真实的“被陌生人伤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坏人骗术的狡诈以及主人公为什么会上当受骗。首先要让学生知道骗子狡猾在什么地方,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孩子对这个陌生人的出现在内心敲起警钟,有自我保护意识,就能理智地面对这个问题;接着让学生说说小明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该怎么做,这是很重要的环节,让学生注意细节,提高生存技能,其实学生在剖析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2、前一段时间,新闻播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老人跌倒受伤了,而路过老人身边的人很多,居然没有人去扶他。(出示图片)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指名答)如果是你,在这种情况下,很想救这位老人,你会怎么做?

    学生谈话。

师:110是什么电话?(报警电话)

师:什么情况可以拨打110?(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知道如何报警吗?(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听听警察叔叔是怎么说的?

(播放警察叔叔的介绍110视频)

师:听了警察叔叔的介绍,你们现在一定很清楚了吧。

    设计思路:心中的110不仅仅是借助110来保护自己,还要懂得借助110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由衷地体会到我们在加强防范意识地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去帮助弱小的人。

活动三、练习应对

    师过渡: 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绝大数陌生人是善良的,他们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给予帮助。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但陌生人也会有别有用心的、想伤害我们的坏人,因此我们要提高警惕,格外小心,尤其是我们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要启动心中的110。如果我们遇到下面这几种情况,你又该怎么处理呢?(PPT,小组讨论,认领一个情景说一说)

1、一个人在家里,有人来敲门。(查明情况)

2、一个人在路上,陌生人主动向你问路。(不可带路,树立防范意识)

3、一个人的时候,有陌生人给你饮料喝。(坚决拒绝)

4、一个人在路上,遇到拦路抢劫。(先确保自身安全,   再考虑报警)

    活动要求

1、小组讨论,选择一个情景

2、围绕情境说一说,也可以演一演哦

    友情提醒:

    表演的小组可要分好角色,想好台词哦。

3、小组汇报,可以是组长作为代表上台汇报,也可以小组表演。

 

    小组开始汇报。(对说得好,演得好的学生当即给予奖励,并让他把书签上的话,读给大家听一听。)最后点评一下。

    小结:真是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独自面对陌生人,大家心中的妙计还真不少。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的情境设计遵循了品社课活动化和生活化相结合的特色,从文本回到现实,提高了学生得警惕,儿童多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对来自外在的危险往往认识不足,他们自我反抗的能力也很有限,等到事情发生易惊慌失措。而通过课堂上的讨论互动表演,对警防学生上当受骗,生命受到威胁有很好的现实教育意义。

 

活动四  锦囊妙计

    同学们,在你们身边经常还会遇到很多情况,面对陌生人我们采取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警察叔叔给你们支招呢,他给我们留下了锦囊。

    看这是什么?

    请组长上来领锦囊袋,看看里面装了什么锦囊妙计,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记一记,记得快的小朋友有奖励哦!(开火车读)

    设计思路:锦囊妙计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对学生加强防范意识的一个巩固,也增添了课堂上的趣味性,锦囊中写的话可以是倡议,也可以是希望,也可以是提醒。因为提高警惕,学会自护自救,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应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小 结

    师:  同学们说的可真好!知道吗?2014青奥会即将到来,南京将敞开胸怀,笑迎八方宾朋。作为青奥小主人,我们更应该积极主动地给予他们帮助。单独面对陌生人时,别忘了启动心中的110,提高警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美好。

    板书设计

心中的110

提高警惕

沉着冷静

 

 

110 报警电话   114 查询电话   119 火警电话   120 电话救护   121 天气查询

本课总评价:本课教学沿着这样的线索:对陌生人的理解界定——案例学习——练习应对——锦囊妙计,由书本上的延伸到身边的事,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提高警惕,学会了自我保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