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

《从世界看中国》评课 晓庄一实小 陈蕾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1-12-13

《从世界看中国》评课.doc

《从世界看中国》评课

 

晓庄一实小  陈蕾

 

这一课很少有人挑战,执教者袁君侠敢于挑战的精神令人敬佩,同时以教者的身份、以客观的态度、以辨析的眼光执教这节课的气度更值得人学习。

这一课涵盖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繁杂,所以教学思路“双线并行”:①纵向线索:中国从古到今自身的发展变化。②横向线索:几个重要历史时期,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或评价。看似清晰明了,其实不易。从世界看中国,应该时刻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中国的历史。课前,我们查阅了许多资料,原本熟知的“大汉天朝”、“大唐盛世”,在世界范围看来,并非是有足够影响力的时期,只是在文化、习俗方面极大的影响了周边国家。所以这里,我们决不能以“民族的即世界的”。于是,我们又改换着眼点:以科技、文化、经济,三大方面看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这就引出了袁老师在课堂上呈现的各朝代GDP统计图,诺贝尔奖得主的感言、汉字汉服的传播等等资料。通过这样三大方面的资料辨析,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这个一个雄踞一方的文化帝国,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世界面前展现它魅力的同时,也在慢慢影响世界,慢慢被世界所影响。

这堂课还有两个情感结点。过去我们接触的教育,谈到世界与中国,无非就是为中国古代傲然于世界而骄傲,为中国近代遭受他国侵略而悲愤。这仅仅是基于自身而产生的主观看法。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祥林嫂一般,只知道喋喋不休地控诉。这一课,袁老师独具匠心地引入了英国将领马戛尔尼的一句话——“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它打倒在地。”在教学中,巧妙而又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次看这句话。既肯定中国曾强盛发达,如一个巨人,又承认中国在某个历史阶段的落后衰败,如泥足深陷,达到第一个情感结点,客观、辩证地看待“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而后触底反弹,展示新中国成立后近些年来的飞跃发展,有力地推翻了中国可以轻易被打倒的说辞,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强烈的爱国、兴国之情,顺利达到了第二个情感结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