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南京市陶行知小学开展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新教材教学研讨暨培训活动。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罗嫣才、建邺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徐静以及建邺区各小学教研组长、专职教师及市区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部编二下《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及省编三下《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展开,以优秀课例为载体,共同探讨新教材的解读方法和使用策略。南京市陶行知小学严芳执教三下《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一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民俗背后蕴含的文化故事、生活智慧和美好祝愿。此外,她还将体验学习的方式引入课堂,通过让学生闻一闻、摸一摸青团和艾草的方式引导学生趣发现不同节气时令里植物的变化,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使用,从而产生对传统民俗的浓厚兴趣以及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建邺区实验小学的任苗苗执教二下《坚持才能有收获》一课,通过一分半跳绳挑战赛的方式让学生形象化地感受什么叫坚持,进而引导学生回顾和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坚持经历”,让学生明白坚持就是不放弃。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现实情境的思辨启发学生思考“坚持还要有方法”,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坚持。
聆听课例之后,市教研员罗嫣才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开展了以《二、三年级新教材解读及教法建议》为主题的专家讲座。罗嫣才老师认为对教材文本的解读要充分理解教材的“言上之义”,理清教材的逻辑结构,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的教育主题,寻找不同教育主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问问题,通过有明确指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引导,切忌过分强调单一的某一维度,而是要教给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认知方法。罗老师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还应将格调拔高一点,让课堂的立意更加深远,融入最新的思政理念,让课堂紧跟时代、紧贴生活。”区教研员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高度总结,从具体的课堂教学细节出发,指导老师们在解读和使用新教材时该如何正确把握教材,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