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小学德育课程改革,配合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提高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效率,全国小学德育优秀教学案例展示及中标课题培训会于 2019 年 4月 22 日开展。本次活动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主办。南京市陶行知小学作为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基地,作为分会场之一,与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共同协办了此次活动。南京师范大学道德研究所孙彩平教授、乐先莲教授,南京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罗嫣才,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肖红霞书记、季慧敏校长,建邺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徐静,陶行知小学徐萍校长、李伟副校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两百余名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早上8点,与会人员来到操场观赏了学校的升旗仪式暨家庭合作教养活动总结,通过别开生面的升旗仪式了解学校近期开展的“家庭合作教养”特色活动。仪式结束后,两百余名领导、老师齐聚报告厅,聆听了三节全国小学德育优秀教学案例。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丰华学校的韩庆龙老师呈现了《家人的爱》一课,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对生活细节的挖掘引导孩子感受和体会家人之间的爱。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罗家闸小学的朱彤彤老师带来了《风儿轻轻吹》一课,用贴近儿童生活的课程资源引导儿童感受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帮助,同时引导孩子学会遇到大风天气时该如何自救自护。南京市江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方峥嵘老师《大自然,谢谢您》一课中,借用大自然中常见的小树枝、小石子、小果子等带领学生玩起了朴素的传统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缤纷乐趣及丰富馈赠。
精彩的课例之后,徐萍校长结合陶行知小学的特色课程模式,以“学校生活力课程的架构”为核心做了精彩的介绍和分享。学校将文学作品阅读、校内外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体验等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建构了一套逻辑缜密、可行性强的高校课程实施模式,这样具有创新性和独创性的课程研究获得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高度赞赏。陶小方艳老师以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新模式探索为切入点,依据“家人的爱”、“合作教养”、“一日随访”等特色活动详细介绍了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校本化实施新模式。
最后,孙彩平教授对三节课例做了精彩的点评,她认为:“儿童德行的成长是发生在生活中的,所以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也理应回到生活中去。一个好的德育课堂,必定是扎根在生活中的。”同时,孙教授也并高度评价了陶行知小学在学校德育中的创新化实施模式,在德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发展对德育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建邺区陶行知小学作为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在德育教学中新模式的探索非常具有示范性价值和实践操作意义。(信息员:方艳、丁思颖、严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