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区域“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5月16日上午,由建邺区教育局主办、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的信息、美术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隆重开展。其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展示活动在报告厅举行,由南湖二小陈蕾老师主持。出席此分会场活动的专家和领导有建邺区委教育工委肖大明副书记、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缪青副校长、建邺区教育局小教科徐萍科长、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季慧敏副校长、建邺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徐静副校长、南外河西一附小郝玉梅校长和许岚副校长。各校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专职教师和骨干教师代表共同参与了活动。
第一节课是南京市陶行知学校方艳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请帮我一下吧》。方老师直面低年级任课教师的现实困惑,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低年级教材如何解读”“教材中的情境如何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低年级课堂应该如何搭建学习阶梯”等问题做出了回应。方老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层层细化,将看似简单的主题逐渐丰满,立足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有趣的教学道具、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充满智慧的理答,让她的课堂备受孩子们的喜爱。
第二节课是新城小学北校区陈晓飞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陈老师围绕六下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这一主题,将生活场景与课堂学习相勾连,设置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创设有利于学生迁移的情境。针对教材中大量的地图教学,老师通过课前导学、小组探究等多种活动形式,利用有层次的学习资料,为学生思维的搭建和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学习支架,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
第三节课是金陵中学实验小学金瑶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干点家务活》。金老师立足学生真实生活,让学生通过找寻各种家务活,体会家务的繁多,感受家人的辛苦。再结合学生自己做家务的经历,体会做家务对自己、对家人的好处。在课堂上,金老师还结合家长们对孩子的提高劳动技能的实际期望,教学叠袜子技能,践行了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展现了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深度链接的新探索。
三节课后,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学名师、南京市夫子庙小学缪青副校长进行了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认为这三节课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缪青校长鼓励与会教师在未来的课例研究时,要做好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国家相关法律文件、教材、学情以及课堂教学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以教师的深度学习引领学生的深度学习。同时,缪青校长还结合此次活动的主题“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提出教师在将学生生活资源转变为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反思儿童的生活,从中捕捉有价值的生活事件。基于对生活的观察、理解,通过情境式支架、导学式支架、评价性支架、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搭建走向深度学习的阶梯。
活动最后,建邺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徐静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对今天授课的三位教师及其团队为此次活动的付出表示感谢,同时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课前的深度学习和努力加强儿童学习与生活联系的尝试。本次课堂教学展示为与会教师带来了许多启示,大家也从目标、途径以及内容的创新等维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本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立足于“双新”、“双减”的政策背景,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发展儿童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为广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提供了有效范例,指明了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