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9日上午在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展开了第五盟区关于主题意义下英语阅读差异性教学实践研究之中小衔接的教研活动。中华上新河初中、致远初级中学、江心洲中学初一初二英语教师以及小学英语第五盟区五、六年级教师参与了此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中,上新河初中的杨春老师和致远外小的周丽玲老师同课异构,为我们带来了两节精彩的阅读课。两位老师开课的内容为江苏牛津七上Unit2 Reading My favourite football player。上新河初中的杨老师的课堂非常轻松高效,杨老师通过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三段式阅读法,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去感知和学习课文。杨老师设计的任务衔接十分自然,环环相扣,教学扎实有效。杨老师还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分层式的作业任务让老师们眼前一亮。致远外小的周丽玲老师,虽然是小学老师,面对初中课堂依然游刃有余,为现场小学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周老师课堂上对学生积极地引导,使学生敢于发言,愿意思考。课堂氛围十分轻松融洽。周老师在一步一步带领孩子们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立于书本,高于书本得带领孩子们去发现课文背后的信息,并引导孩子们要敢于“做梦”,并不断地为自己的梦想付出行动。


在两位老师上完课后江心洲中学的周志健校长对两节课提出了较高的评价,也为两位老师的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周校长提出我们的课堂要更加注重目标、能力和任务的差异性;作业、任务的层次性以及思维的渐进性。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整体性的阅读,要给孩子们阅读的时间,还要注重对文本本身主题意义的深度挖掘并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周校长还强调,我们的课堂一定要是基于课标的,以课标为依据设计任务,设计相应的嵌入式的评价。


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马辉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阅读差异性教学的讲座。马特在讲座开始跟老师们分享了教学的“三点”,即:以课标为源点,以学情为切入点和以教材为落脚点。马特从初中英语阅读出发,分析了差异性教学,并为我们阐述了差异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最后马特还跟我们分享了他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路,使在座老师受益匪浅。

本次教研活动是由第五盟区中学和小学五六年级的老师共同参加的教研活动。老师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中小教学的教学差异,也对差异性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马特和周校长的指导下,老师们对以后的阅读教学一定也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方向。也老师们以后阅读教学的实践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