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来自建邺区第三盟区三所学校的全体英语教师在新城小学南校区进行了“多模态阅读教学环境下的‘七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的研讨主题是“多模态阅读教学环境下的‘七度’英语课堂”。首先什么是多模态?多模态就是图像、声音、语言等多种模态的混合,而绘本教学有色彩鲜艳的图片,有文字,有生动的录音,有的甚至还有可爱的动画,这就充分体现了多模态,这也许就是绘本教学如此风靡的原因。而“七度”就是新城南校的课堂特色,包括温度,广度,适度,态度,深度和高度。
我主要想从“七度课堂”的角度来谈谈我的感想。“离生最近七度课堂”中的“效度”,强调了自我学习,自我理解,自我认知,自我建构,使学生的学习力有所生长。我认为效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认知策略。七度课堂里的效度就在夏菁老师的课堂”Everyone Loves Lily More”里得到了体现。夏老师这堂绘本课的两个问题,一个问题"Do you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Lily?" 这个问题是有前一个问题"Do they love Lily?"的铺垫,"Do they love Lily,why?" 这个问题就激发了孩子们脑中的旧知识,所以在接下来更深一步的问题时,孩子们都很好的回答出了,”I don't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Lily, because she is bad. ” ,“Because she doesn't share.” 另一个问题是在孩子们说出”I dont'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Lily.”之后让孩子们思考"How can you help Lily?",并且夏老师是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创设了情景,有了情境的感染,孩子们拓展了思维,说出了,"Please go to sleep","Don't sing".等令人惊喜的回答。
这两个环节体现了效度中的自我学习,自我理解和自我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孩子们能够在已有的知识中主动的选择、加工出在这个情境中应该使用的句子”Please go to sleep”, ”Don't sing”,充分体现了效度中的自我学习,自我理解,自我建构。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简单地强硬地从外部对孩子们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该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就成为了新知识的踏板,引导孩子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同时,这个活动是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最近的,也是离学生现实生活最近的。体现了我们七度课堂的“离生最近”。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就是顾芮惠子老师讲座中所说的是高阶性的,这样的问题可以加深课堂的深度,拓展孩子的思维。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也应该多思考一些高阶性的问题,跳脱出一些提问套路,不要总让孩子回答细节的问题,而是分享孩子们的思考,感想。
在课堂结束后,新城小学的教研组长陈煜老师对于两节课与两场讲座做出了评价。陈煜老师对两节课予以肯定,总结了每节课的亮点,并分享了她关于“多模态”的思考,并且带着批判性思维再次评价了两节绘本课。从陈煜老师的评价中,我受益匪浅,关于四年级是否应该多用特殊疑问句的问题,这是我从未想过,我也是四年级的执教老师,再细细回想我的课堂,发现确实存在特殊疑问句会出现难度过高的情况,以后在我的课堂中,我会更加注意特殊疑问句与一般疑问句的平衡,并且不断地从教研活动中汲取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