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英语

“阅读”到“悦读”

来源:建邺实验小学 高婕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11-26

为深入研究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情智趣”,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11月22日上午,建邺区第四盟区四所小学的英语教师在南京市青奥村小学举行了《跟上兔子》相关英语教研活动。我们还有幸请来了芳草园小学的余林老师就绘本教学作出指导。

第一节课《Luke’s blue box》来自青奥村小学的张雅洁老师,整堂课设计的十分精巧,首位情感呼应。学生能够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节课是由凌长蓉老师带来的《Everyone loves Lily more》,凌老师从自己出发,引导到主人公Lily,通过上幼儿园前后Lily的行为对比,与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情感交流,整堂课节奏快内容大,学生们也兴趣盎然。最后一节绘本课《This is my family》,来自一位新老师舒馨娴,舒老师优雅大方的课堂表现令人记忆深刻,她利用制作学生自己的小书这一方式来教授课文,书写了大量文本中图片中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绘本。本次片教学研讨活动,三位老师从备课到试上,不断地琢磨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对她们备课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检验、锻炼和提高。

三节课后,芳草园小学的余林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并为大家就绘本阅读教学做了相关指导,令授课和听课老师都受益匪浅。余老师认为三节绘本阅读教学都体现了多模态协同,都关注人物情感变化,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关注文本意义的建构,即文化意识的引领,板书也是生动化情景化的表达。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思考:如文字背后的思想,即对图片和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的把握;如何抓住孩子在课堂上的个性化表达个性化想法等。通过对张海燕老师《追求应然的英文绘本教学》解读,余林老师认为绘本教学应当关注三个故事:1.图片故事 2.文字故事 3.图片和文字背后的故事。将阅读变为“悦读”,强调在阅读和教学过程中绘本与读者之间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体现其育人的功能。

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而言,绘本教学不仅仅是对文本和图片的理解,课堂教学中对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鲜明的。老师在课堂中的问答,话轮转换中不断的在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丰富的活动中,提升着交际品质。在这几节课中,都有所体现,如第一节课可以看到有众多开放性的问题如“What can you say to Luke?”“If you were in the story, will you trust him?”等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关注了浅层的图片或文字,更多地将学生引入了自己思考的境界,情感上也得到了升华;第二节课中,体验Lily前后的变化,利用图片声音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进行交流。第三节课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铺垫了许多关键词,再引导学生想象后进行表演,扩充了文本内容,每个学生对文本都有了个性化解读。

由阅读到悦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或许应该放手更多,眼光更长远,每个人对于绘本对文字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如何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意义建构也是我们应当思考的主题。

TOP